中国佛塔: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2010年08月16日 09:11 】 【打印共有评论0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其理论博大精深。在建筑艺术方面,更是瑰丽多彩。其中佛教的寺塔建筑堪称宗教建筑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最早的佛教寺院的建筑,是以佛塔为寺院的建筑主体,僧房散建其四周。我国最古老的寺院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它便是这样的建筑模式。白马寺是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汉明帝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所兴建的,后经多次重建才得以保留至今。据《后汉书》载,寺院中有“重楼”,所谓“重楼”,就是多层木结构的高楼。这正是后世中国塔的基本式样。

登封嵩岳寺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中国佛塔的建筑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主要以砖塔居多。现存最古的佛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该塔的塔身有用莲花瓣作柱头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形式优美。除砖塔以外,历史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它高有一千尺,气势巍峨,只可惜这座木结构的佛塔后来被焚毁了。因此后来的佛塔便多以砖塔为主,木塔逐渐减少了。到十世纪以后,新建的木塔已极为稀有了。

唐代以后的砖塔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层塔”,此种塔形同木塔,并且用砖石层层相累而成。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便是多层塔的典型。此塔位于西安城南慈恩寺内。有记载称因其仿西域佛塔样式,下层为雁形,故名雁塔;又传说昔时有大雁过此,坠地而死,僧人以为雁即菩萨,故埋雁建塔,因以为名。

大雁塔姑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当时玄类法师取经返回长安,在慈恩寺内造了一座土心砖塔,存放他自印度带回的梵文佛经,但不久就倒塌了。武周时予以拆建改造。这座楼阁式的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共有7层,高64米;因建在一高埠之上,望去高入云天。唐代诗人岑参登塔时写诗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从中不难看出塔的巍峨雄姿。

慈恩寺大雁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大雁塔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著向内收缩,形如方锥体,非常坚固。塔内设有木梯楼板,可逐层上登,古时举子及第之后,都要来此登塔抒怀。所谓“雁塔题名”便成了文人学子们渴慕向往之事。

现在大雁塔的外壁,是明代重新包砌的一层很厚的砖墙。第一层塔门的门楣上,保存了一块刻石,逼真的刻画出唐代木结构大殿的形状。门侧有唐太宗和唐高宗撰写的石碑,书者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是重要的书法精品。大雁塔和荐福寺的小雁塔都可以说是“多层塔”建筑样式中的代表。

“密搪塔”是砖塔的第二种类型。它是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加多层密檐修砌而成的。“密檐塔”一般不用柱梁斗栱等装饰,这是其与“多层塔”的显著区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邓晔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