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0020号(潜溪寺)正壁坐佛头部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虽在军事实力和军威上胜过南方,但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一直认为南朝文化为华夏正统,并以南朝文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这种思想观念与时代风尚之下,顾﹑陆的画风必然影响北方佛教艺术的制作。这也正是在龙门北魏窟龛中,无论是佛﹑弟子﹑菩萨,还是飞天﹑伎乐﹑神王均流行秀骨清像造型﹑褒衣博带服饰作法的艺术渊源所在。至此,来原于印度的佛教艺术,可以说在中国的土地上得到了更高的发扬。
北魏末年,由于河阴之变的动荡,龙门造像的第一个高潮过去了。洛阳作为北魏的京都,这种特点表现尤甚,因此影响到伊阙造像的减少以及火烧洞﹑赵客师洞﹑唐字洞﹑药方洞等窟的半途而废。此后直至北魏灭亡,一些善男信女们仅在大窟以及崖面的剩余空间,补凿一些小龛以起到祈福的作用。
北魏至孝静帝﹙534—550年﹚时,分裂成东西二魏。高欢迁孝静帝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是为东魏,洛阳诸寺的僧尼也随同前往。东魏后来由北齐高氏所取代。西魏则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首都,由宇文氏集团所把持,以后又被宇文氏的北周所继承。这两个王朝虽也对佛教采取提倡利用的政策,但此时的洛阳到潼关一线,已成为高氏与宇文氏两大势力的决斗场,繁荣的洛阳又一次化为灰烬。伊水两岸也很少有雕凿的举动,仅在路洞﹑唐字洞﹑古阳洞等窟中及魏字洞外等地发现了少量的东魏﹑西魏﹑北齐纪年造像龛。北齐时还对药方洞作了补凿,完成了正壁大像与窟顶及外立面雕刻。它们分别反映着来自西魏﹑北周首都长安和东魏﹑北齐首都邺城的佛教艺术风尚。
二﹑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集大成时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地交流和相互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为创立中国化的佛教作好了思想准备,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隋王朝虽然立国短促﹙581—618年﹚,但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积极扶植,在全国保存下来了许多隋代的佛教遗迹。其中以敦煌莫高窟隋代洞窟最为丰富辉煌。但位于东都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至今所能确立为隋代雕刻作品却是屈指可数的。在北魏开凿并中途辍工的宾阳南洞中有一所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26年﹚梁佩仁造的双小龛。此外,宾阳中洞的外立面上有一所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斐慈明开凿的小龛,还有一些小龛也可能开凿于隋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常青
编辑:
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