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雕刻
2009年05月04日 09:20《现代佛学》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艺博览] [常任侠] [龙门] [造像] [敦煌]

龙门0159号(宾阳南洞)正壁左侧弟子、菩萨

凿窟造像的技术,中国与印度相同,但造窟的形式与造像的形式,在中国都有变化,与印度不同。此外尚有各寺庙中的造像碑,自北魏以来,也非常盛行。碑碣的制度,本来是中国社会所固有的,不过自从佛教输入后,才有造像碑。佛教造像碑,有很伟大的作品,例如北魏永熙二年(公元五三三)大造像碑。至武定元年(公元五四三)功就,施工历十年,方始完成。最上刻佛像,其次护法,再次维摩诘经变,再次诸供养人,下为碑文,图文并茂,此碑可为造像碑中的代表作品,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盗去已久。他如日本东京大仓集古馆,存一北朝造像,背光后刻诸杂技艺,也非常精美。造像碑盛行于北朝,是佛教艺术中的独创形成。

雕刻经幢,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所特创的。经幢本来是以织物制成,在幢上书经,故名经幢。随风飘转,以代诵读。在中国取其经久不坏,用石雕刻而成,其上所刻的经文,多是真言宗的咒语,唐代曾留下不少这一类的遗物。到辽金时代,陀罗尼经的经幢,尤其盛行,在佛教雕刻中,这是中国自己独创的形式,为印度所无。

佛教雕刻,以佛像为主,佛像的式样,在中国历世都有变化。佛像之在印度,因系热带衣着极薄,且多偏袒右臂,祼露胸膛,如云冈第十七窟至二十窟的本尊,都是所谓“偏袒右臂式”,衣服从左肩斜披而下,至右腋下。衣服的边缘搭在右肩头,右胸及右臂都裸露在外。衣褶为平行、隆起的粗双线。第八窟和二十窟的左右夹侍是所谓“通肩式”,宽袖的薄薄的长衣紧紧贴在身上,随了躯体的起伏,形成若干平行弧线,领口处为披巾,自胸前披向肩后。以上两种衣服的式样,在早期的佛教造像中是很流行的,大概是原从印度传来的式样。其后演变为中国的服装式样,如云冈第十六窟的本尊是“冕服式”,衣服为对襟,露胸衣,胸前有带系结,右襟有带向左披在左肘上,衣服较厚重,衣褶距离较宽,作阶段状。第十九窟左窟中,垂脚坐的大佛,衣服也是这种式样。从这种式样,可以推知其从印度接承的图样。大概“偏袒右臂式”和“通肩式”,比较为早期的形式,根据外来的型范所造。“冕服式”是中国式佛像的特点,联带的,有些菩萨像的中国式样,是下身着裙,上身为左右两肩披下的两条飘带,十字交叉在腹前,而代替了偏袒式上身悬挂璎珞的装扮。由衣服装饰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气候不同的影响,在造像艺术上,而有不同的表现。

自唐以后,佛像和菩萨像,更加中国化,中国的雕塑家们,在中国人中间,选取美与健康的典型,作为标准,面容和肌肉,都表现出美与力量,佛、菩萨、力士,也就是最可爱的形象。衣饰、背景、用具都逐渐的中国化,佛教与中国雕塑艺术,作到了融合一致。我们看大同华严寺的辽金时代佛像,与南寺明代佛像,去云冈甚近,但是作风不同。这就是其演变的结果。

到元代以后的佛教雕塑,曾受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的一些影响。阿尼哥传弟子刘元,所作佛像,宽眉细腰,是其特点。这种形式,在西藏佛像中尤其普遍,清代的喇嘛教雕刻,即由这一艺术传统,发展而来。中国的雕塑,把外来的形式融合在自己民族形式之中,在一千五六百年的过程中,大大的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这些伟大的成就,今天是值得我们爱护并继续发展的。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常任侠   编辑: 闫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