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佛学书店 > 图书分类 > 养生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定价:¥39.00元

作者:宋天天
出版发行:新世界出版社

简介: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世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板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发表评论] [字体: ]

**内容简介**

佛说,憎恨心、傲慢心、冷淡心、愤怒心、不安暴躁心、夺取心、猜疑心、忧愁心、固执心、偏狭心、恐怖心、利己心、忘恩心、卑视心、悲伤心、不平不满心是招来疾病、贫穷、混乱、不幸的念波;宽恕心、尊敬心、明朗心、无我心、自在心、和平心、信仰心、欢喜心、虔诚心、深切心、赦免心、抱恩心、感恩心、施舍心、爱心、勇往直前心是招来和平、安详、健康、幸福的念波。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间。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世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板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发慈悲之心行善,是佛的旨意 / 活用慈悲心,不必拘于形式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最简便易行的慈悲之法,就是放生 / 为众生利,不惜布施身体及生命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善若水成就功名

第二篇  诸恶莫作,无恶心安

只要起心起恶念就会有恶业 / 抢了别人的东西,东西也会被别人抢去 / 最凶恶的毒蛇是黄金 / 心魔由心而起,也能由心而灭 / 感觉有鬼是因为心中有鬼念 / 只要诚心改过,也可成佛得道

第三篇  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

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 困来睡觉,饿来吃饭 / 任何一个外在因缘而使我们波动都是无明 / 只要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很好了 / 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 放下就是释,放不下就是住

第四篇  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

高尚的道德品质、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无价之宝 / 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 物欲之心太过,无疑是害人害己 / 宽容并拯救仇人,是最高尚的事情 / “正当”二字乃人生在世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第五篇  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

让本性回归自然,照顾好六根门即为平常心 / 保持谦卑之心,不可恃才傲物 / 随心所向,才能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 / 怀阳光心态,就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亮点 / 在繁杂的尘世中,养德是祛病益寿的良药 / 真正的美是不需要刻意装饰的

第六篇  超然洒脱。豁达心安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 / 不要好高骛远,人应该务实一点儿比较好 / 只有豁达了,障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 量力而行,给自己画好一条合适的底线 / 人生是一道题,保持豁达之心才能做好这道题 / 没有人捆绑着我们,我们是自由的

第七篇  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恢宏大度,送人一轮明月 / 宽恕可忍之事,容纳可饶之人 / 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 / 无诤无辩是宽容误解的上上之策 / 不和别人攀比计较,就会减少许多烦恼 / 心胸宽阔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第八篇  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

怀感恩之心,人生才能愈走愈光明 / 不但要知恩感恩,还要懂得报恩 / 如能感同身受,往往可止造恶业 / 纵使修行成佛,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 抛开使我们受伤害的碎片 / 不要抱怨生活和羡慕别人 / 在最困难的时候,你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第九篇  看透释然,自在心安

要追求“我是谁”,而非“我像谁” / 要想让自己轻松起来,就要果断地放弃一切包袱 / 有些事不要急,慢慢来 / 不要让形式上的差异,掩盖了本质上的相同 / 人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在于如何认识、发掘和重用自己 / 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漏洞 / 活在希望中,才能找到快乐

第十篇  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学道的人总是很多,但得道的人总是很少 /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住自己的信念 / 不提过去,过去已过去;不问将来,将来还未来 / 苦,莫忘提起内心之乐;乐,亦应明白人生之苦涩 / 遇缘则随行,遇居则随安 / 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 前世500次的回眸,换得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

《佛养心道养性Ⅰ》—中国人的哲学修养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