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佛学书店 > 图书分类 > 文学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定价:¥29.80元

作者:武向南
出版发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南怀瑾先生通过深入浅出的著作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加以整合、贯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怀瑾先生扮演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领略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
[发表评论] [字体: ]

**内容简介**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老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本书包括听南怀瑾讲佛教、听南怀瑾讲佛理,听南怀瑾讲禅宗。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南怀瑾先生通过深入浅出的著作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加以整合、贯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怀瑾先生扮演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领略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线阅读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听南怀瑾讲佛教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联系

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 佛教兴起前后的印度宗教哲学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受生终尽,跃马出城 / 止止,我法妙难思 / 众生平等,佛我一如

中国佛教的传播

佛教初传入中国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 佛教的鼎盛时期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无情担板汉,自了生死关 / 同体之慈,无缘之悲

第二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

四圣谛

苦海茫茫,有求皆苦:苦谛 / 爱取缠杂,烦恼根本:集谛 /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灭谛 / 入定修证,心系一缘:道谛

十二因缘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 贪爱反转,即是慈悲 / 转识成智,舍染归净 /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 三科法义,对治邪执 / 诸法无我,自性本空 / 皆空五蕴,苦厄皆度 / 缘起性空,涅槃寂静

业报轮回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 三界六道,消业证果

第三章 昕南怀瑾讲佛典

维摩诘经

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

宗镜录

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金刚经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圆觉经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楞伽经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楞严经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药师经

饶益一切有情戒

第四章 听南怀瑾讲禅宗

初祖达摩大师

廓然无圣,凡夫不知 / 二入四行,性净之理

维摩禅傅大士

名动朝野,帝廷论义 / 道冠儒履释袈裟

二祖神光大师

立雪断臂,觅心了不可得 / 晚年混俗,污身偿债

三祖僧璨大师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 出身未明,乱世疑情

四祖道信大师

轻生死,重去就 /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五祖弘忍大师

转身再世,三世因缘 / 静乱无二,禅农双修

六祖慧能大师

不思善,不思恶 / 风幡不动,仁者心动

牛头禅初祖法融

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 以诗入禅,心得自然

马祖道一禅师

心外无法,平常心是道 / 禅门独行,由海之始

南怀瑾小传

附录

南怀瑾佛学著作概述

参考书目

**精彩片段**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社会现象。宗教是一种人们自觉的正信。真正的宗教本质上都是向善的,强调自我完善,与人为善;提倡虽将功德回向与他人,自身的功德仍丝毫未损。这在佛经中有一生动的比喻:一盏灯,能够点燃许多灯,而此灯却不会因点燃其它的灯而减弱自身的光明。

南怀瑾先生多次指出,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是一种思想、文化,是一种哲学,是对物质、精神世界的主动探索与思考。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而非悬空地存在着。宗教也必然生长于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宗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推进变迁,宗教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一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是今日周旋国际问、推进世界大同的大教。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印度。古印度是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之一。从地理范围来讲,古印度不仅包括今天的印度,也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在西汉时称其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到了唐代,玄奘法师将其译为“印度”。

印度的远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因其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时至今日,印度是世界上少数仍保存有自身特色、独树一格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的大部分人民似乎仍生活在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时空里,因为印度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由宗教理论及种姓制度所构成。种姓制度严格划分身份、阶层,这使印度人的社会行为和思维的形成,呈现相当大的特异性。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无可避免地受到天然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南怀瑾先生如是说。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介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国湾之间,突出于印度洋,北部以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天然屏障;东北和不丹、尼泊尔、中国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马纳尔湾、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

由于印度“北背雪山,三重大海”的特殊地理,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也由此形成印度一年中的三个季节: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是暑季,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月至次年二月属凉季;再加上复杂的人种和种族制度等种种原因,自古至今,印度的文化和语言一直没有完全地统一。

印度自吠陀时代(前1500—前700或前600),就依出生身份、阶级,职业等的不同定其种姓,因此构成其独特的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婆罗门)、王侯武士(刹帝利)、农工商庶民(吠舍)、贱民(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的复杂形态。贱民又称“不可碰触者”,饱受歧视,被视为不洁。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的戒律和风俗。

婆罗门的权势主要来自知识传授的独占。长期以来,婆罗门自居为传统的监护者和改造者、教师、文学作品的作者或编纂者。婆罗门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的其它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的思想意识以及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修行婆罗门教除了主张严格的种姓制外,还认为人(首陀罗除外)的理想生活应分为四个时期:

净行期(梵行期):幼时入塾,从师学习吠陀文献,实行宗教仪轨,履行宗、教义务,这一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法’一求法。

家居期(家住期):学成回家后娶妻生子,赚取积攒财富,履行成家立业的世俗义务,这~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欲”和“财”结婚和求财。

林居期(林栖期):离家入山,匿迹林泉,打坐参禅,侍梵祭天,过简朴的出家生活,为最后的解脱作准备;此时可携同妻子一起修行。

遁世期(出世期):单独实践苦行,弃家云游乞讨,以苦为乐,磨练意志,寻求最终的解脱。

南怀瑾先生指出,婆罗门倡导的这种理想的宗教生活,之于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则完全被禁止。但婆罗门种姓者并非永远高居其上,他们也可能丧失其经济地位,而其他种姓的人也可凭借各种经济、政治手段提升自身的地位,特别是刹帝利种姓。他们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于宗教、哲学、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鼓荡新的思潮,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相抗衡。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入难变。

根据印度历史社会的总体结构特征,南怀瑾先生用四点概括出古印度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背景:其一,因地理环境与天然气候的殊异,古印度人喜欢醉心思维,骋志高远;其二,婆罗门教与普及的宗教思想业已根深蒂固;其三,自古倾向于出世思想,以求净化身心,并将林栖遁世视为人生最大享受;其四,思想高远偏向虚幻,缺乏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也导致其阶级划分森严,贵贱等位悬殊,连宗教信仰的平等自由都无法得到。正因为这样,推崇众生平等的释迦牟尼应运而兴。出身于刹帝利阶级的他以慈悲宏愿,创立佛教,截长补短,存优去劣,应化众生的美善精神,综理百代的文化传统,破除人间的阶级观念,指示人性的升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