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佛学书店 > 图书分类 > 经典 >
《佛教伦理》

《佛教伦理》

定价:¥299.00元

作者:圆持
出版发行:东方出版社

简介:《佛教伦理》尚属首次全面整理,因佛教经典浩瀚,有关思想异常丰富、复杂,《佛教伦理》还不能说已很完美。佛教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佛教伦理》只是建立起了研究的必要基础,更深的整理研究和理论阐释工作,有待于众多的教内外有识之士来共同努力……
[发表评论] [字体: ]

**作者简介**

圆持法师,1965年出生于山东莱芜,经过多年矢志努力,于1982年于北京广济寺拜一代高僧正果法师为师,同年他考入了北京“中国佛学院”。1986年他于中国佛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现任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副馆长。自1988年以来,致力于佛教伦理思想的整理工作。1995年他重新整理并由民族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满汉蒙藏合璧大藏全咒》,该书约有一千万字,属重要的民族文学作品。

近十年来,他前后在《团结报》、《香港佛教》、《在党旗下》、《研究动态》、《丛林》、《改革内参》以及有关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佛教伦理》的组织状况是,将采撷出的伦理思想资料依不同类别归纳为篇,篇下一般设章,章下一般设节。如篇中内容单一,则直接设节;遇有较短的内容,则将数种合为一篇。如章中类别较多,则以“之一、之二”等作标题顺序区分。全书共有2016节。标题除极少数为原有的外,都是以资料的内涵编加。为了使人便于了解佛教伦理思想的原貌和保持它的独立性,特将原始资料和略解分为两部分,于略解中一部分或全部复录每节的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使读者通过略解就能具体把握每节的要义,另一方面也是现在较理想的解释方式。

**图书目录**

第一卷

第一篇 佛法僧菩萨之德义 / 第二篇 五戒与十善 / 第三篇 六度 / 第四篇 四摄八正道 / 第五篇 四无量哀愍 / 第六篇 善恶义集

第二卷

第七篇 佛教伦理之基础 / 第八篇 烦恼 / 第九篇 惭愧 / 第十篇 放逸 / 第十一篇 懈怠 / 第十二篇 骄慢 / 第十三篇 自大与贡高 / 第十四篇 轻人与谦下 / 第十五篇 嫉妒与谄曲 / 第十六篇 无常与宠辱不惊 / 第十七篇 斗争与和合 / 第十八篇 苦乐 / 第十九篇 罪福 / 第二十篇 恩怨 / 第二十一篇 智愚 / 第二十二篇 贫富与贵贱 / 第二十三篇 忏悔与改过 / 第二十四篇 神教之批判 / 第二十五篇 种姓之批判 / 第二十六篇 语言道德 / 第二十七篇 道德

第三卷

第二十八篇 思维 / 第二十九篇 人心 / 第三十篇 为人之道 / 第三十一篇 待人之道 / 第三十二篇 敬人之道 / 第三十三篇 处世之道 / 第三十四篇 交友之道 / 第三十五篇 教学之道 / 第三十六篇 教化 / 第三十七篇 自利利他 / 第三十八篇 自爱爱人 / 第三十九篇 平等 / 第四十篇 求财之道 / 第四十一篇 为政之道 / 第四十二篇 医疗与卫生 / 第四十三篇 生态伦理 / 第四十四篇 道德五事 / 第四十五篇 解脱之道

……

**精彩片段**

序言

佛教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不可能脱离历史潮流的影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佛教应如何建立适应社会前进步伐新发展模式,已成为不可回避和拖延的首要重大历史抉择问题。佛教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它始终循着一条在适应中和平发展的轨迹而演变。过去所形成的适应社会的模式和方法必定要受时代的局限,有相当的部分可以成为佛教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借鉴,但绝不能认为它们是不可改变的成规。如果佛教欲继续作为一个负责的社会成员而存在,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调整好自身的位置,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发挥出对社会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适应社会,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过程往往是历尽艰辛和波折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佛教。自民国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佛教所长期适应的原社会环境基础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教内有识之士,为了谋求佛教适应巨变社会的出路,纷纷竞起探究。其中,太虚大师(1889年-1947年)提出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间佛教”构想,太虚大师的学生法尊法师(1902年一1980年),于1938年公开提出“适应今后世界人类需求的佛教”。他的另一学生印顺法师(1906年-2005年)对“人间佛教”思想也作了推动工作。“人间佛教”思想历经近80年的探讨和推进历程,为当今佛教与社会适应奠定了直接的思想基础。正果法师(1913年-1987年,既是法尊法师的弟子,也是太虚大师的学生),他于1987年春第五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上提出:“佛教徒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佛协组织该怎么工作?”以上的构想和思索,其实质都是针对佛教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的问题而发的。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难真正找到或确立佛教适应新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佛教命运沉浮不定,也不可能解决好适应社会的问题。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长期稳定曰趋健康的发展时期,为佛教最终解决适应社会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文摘

第二十五节 知足得解脱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1页C5-10行

第二十六节 知足灭多欲

大多欲者,第一垢染恶贪住处。云何而灭?当以知足则能灭之。若多欲者,在家、出家,不得安乐。若在家、出家,其心多欲常于昼夜不得安乐,若得物已心不寂静,所得财物不知厌足。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l页B20—24行

第二十七节 少欲多安乐

夫少欲者,名曰一切安乐之法。若人少欲常得安乐,其人不畏王、贼、水、火。

多欲之人爱财物故,亲近他家以求财物,近于小人以求财物。

若人少欲,则不至于恶人门下,不作妄语,不作虚诳歌舞戏笑,不作绮语,不作恶业,不为贪财欲火所烧,见他得乐不生忧恼,不为贪财近恶知识,不生疑虑。若行道路,不畏盗贼,离于怨家,人不求便,不畏罚戮。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2页A3-11行

第二十八节 莫作非分贪

莫作非分贪,横贪不称意;

离者皆令合,无问亲非亲。

若见具足利养、名闻、安乐、称誉、福德众生,于彼具足福中,莫作非分贪心,以作非分贪心则不称意,是故所不应作。

又于各各共争离坏众生中,无问亲与非亲,皆令和合同心相爱。

后记

整理《佛教伦理》以来的20年间,作为个人进行的一项庞大工程,条件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没有教内外有识之士和广大信众一粥一饭以及相应的精神等各种支持,既无法冲破一切困难,也就谈不上完成整理与出版工作。

《佛教伦理》“出版委员会”是由多年来给予各种支持的教内外有识之士组成,他们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推崇的是佛教伦理思想,寄希望的是佛教不失时机地完成发展历史的转折。历年来,费孝通、季羡林、王照华、柴泽民、本焕、惟贤、传印、白光等诸多社会各界和教内有关知名人士的题词和签名,为《佛教伦理》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与弘扬上将继续发挥作用,因限于篇幅,即不全部发表于本书中了,时机成熟时再单独印行。茗山和妙湛两位老法师已经圆寂,他们生前一直在支持《佛教伦理》的整理工作,本书的出版使我倍加感激和怀念他们。

正是以上的支持和帮助,不但使《佛教伦理》的整理工作最终完成,而且在大倡继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下得以顺利出版。所以,《佛教伦理》的整理成功并得以出版,于思想上应归功于释迦牟尼佛及弘传佛教的历代高僧;于时节因缘上应归功于不断进步的社会;于保障上应归功于我长期工作的中国佛教协会和教内外给予各种形式帮助的支持者。我只是尽了出家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出版社人员的辛勤工作,在此特表谢意。

该书的出版,也是我出家27年来,对父母、师长、社会和出家初衷的阶段性交待,虽一时有几分欣慰,但深感离得以报四恩的目标尚十分遥远,自当更加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