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京城民俗:腊八节去哪儿 雍和宫喝粥

2013年01月18日 08: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报 作者:冯新生

雍和宫(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雍和宫万福阁(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雍和宫戒台楼(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雍和宫在京城安定门内,腊月初,我踏着飘零的黄叶,来到宫殿建筑制式的古寺门前,伫立在寒雾中,端详那带有神秘色彩但有些模糊的楼阁剪影时,不禁感慨万千。

游人寥寥,寒风渐起,空中飞扬着零星的雪花,静静的钟鼓楼下弥散着缕缕香火的气味。我拿着手电,独自在第一道门内的重檐八角亭内读碑。200余年前,也是一个隆冬,清帝立碑在此。东亭的碑刻,书有汉、满文字;西亭的碑刻,皆为蒙、藏文字,碑文翔实记述了“龙潜禁地”--雍亲王府改建为京都名寺的全过程。那是由贪婪转为淡定、由激越变为深沉的时段。当刀光剑影的血腥场景与声嘶力竭的争执声远去,逐渐升华为晨钟暮鼓、松竹清韵时,或许唯有那青灯古卷、木鱼声声,才能诠释不堪回首的因果。

晨游雍和宫,很想喝一碗谷香、果香四溢的热粥。由此,我忽然想到腊八粥。该粥的来历,只留下传说,最为流行的版本是:一天,在外云游的释迦牟尼又饥又乏,昏倒在野外,被一位年轻的牧女发现,她跑回家寻找食物时发现,自家粮袋也几乎见底了,于是,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聚拢,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送入佛祖口中。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苏醒过来,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众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

当年,农历初八,清廷在此熬制腊八粥,其全过程在《旧京风物志》中叙述的较为详细:“腊月初一,内务府把杂粮干果等熬制腊八粥的原辅料备好送来。当时,熬腊八粥的场所设在雍和宫东阿斯门内,由此,东阿斯门北院被人们称为‘铜锅院'。其屋内炉灶为3米见方,并以5根铁柱支撑大锅,锅深6米,中央圆铁柱为空心,用作回流空气之用。锅由8吨黄铜铸成,直径2米,深1.5米,为乾隆年间养心殿造办处制造。眼下,铜锅已成为雍和宫天王殿鼓楼下的一个景物。当年,早在初六,几位蒙古大臣与内务府总管大臣便开始监督粮、果的配比并备足干柴。初七生火,熬制开始。”我能想象出,当年“腊八”的那天清早,宫内宫外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五大锅一小锅色彩斑斓、粘稠适度的香粥在寒冬里漫溢着诱人的香气。第一锅粥,自然要供佛;第二锅粥,送入大内,作为御用品;第三锅粥,留给清王爷、重臣和京城大喇嘛享用;第四锅粥,送到一般官员的餐桌上;第五锅粥,是雍和宫众喇嘛的食品;第六锅粥连同前面几锅粥所剩余部分,分送京城百姓、官民共享甜美。遥想当年那个冬晨,真可谓“善意透宫苑,粥香满京城”。

追思京城腊八粥,从宫廷大内到寻常百姓家,都留下五光十色的文字。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里,把儿时旁观父母熬制腊八粥的情形记述了一些:“……把一些分别泡过的五色杂粮如小米、红枣、老鸡头、薏仁儿米以及粥、果类,如栗子、胡桃、红枣、桂圆之类分盘放置。”老人家还特地叙述了粥表面匀撒之物:“瓜子仁儿、杏仁、葡萄干、青丝、红丝、松子、蜜饯之类,是放在粥上面的。”最后,老人终于投笔长叹:“自从战乱,虽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兴致未减,材料难求,因陋就简,虚应故事而已!”

雍和宫是一处古迹,腊八粥是一种充盈着宗教文化、“京味儿文化”、饮食文化的流食,它们都没有脱离“社会安定,才能保证传统文化正常传承与创新”的意蕴。可见和谐社会,对一个国家、一处景观连同每个人是何等重要!雪霁日出、人流渐多,我慢慢走出雍和宫时,作如此想。

影响世界的智慧絮语  一行禅师选集(全五册)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腊八 腊八粥 雍和宫 梁实秋 雅舍谈吃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