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古塔漫笔:残缺也是一道风景
2009年08月31日 13:32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打印共有评论0

说起塔,在旅游当中,我们往往忽略。其实它是中国古代文明遗留给我们最完整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么说是有特殊原因的。我们国家的古代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木材易燃,所以保存困难,如今完整的宫殿寺院大部分都是翻建或新建,一些古老的也只能追溯到明清两代,当然这说的是地上建筑,地下的陵墓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而塔是个例外,从隋唐开始,砖石结构的塔逐渐取代了木结构的塔,而一些塔也渐渐从寺院里独立出来,于是这个寄托着中国特有文化的奇妙建筑,便穿越了千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在今人的眼前。

塔,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往往是高大的象征。

北京天宁寺塔就很高大,站在它的脚下仰望,塔檐层叠密排向上,塔刹遥不可攀,真有直插云霄之感。一般塔的结构分为塔基、塔身、塔刹和地宫,塔基又分为基台和基座。天宁寺塔的方形基台就有一米高,而基座比姚明身高2.26米还要高。像许多塔一样,这个基座是须弥座。什么是须弥座呢,形象的说就是上下宽中间收腰的台座,大概就像一个倒三角形叠在另一个正三角形之上。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很多佛教建筑用它来做底座,以彰显佛法的博大精深。

须弥座的上部是仰莲座,像观音菩萨的那个莲花宝座,而每一朵莲花其实就是一个灯盏,一共360盏。在辽代,逢年过节或是每月初八寺里点燃灯盏,远观真是“灯明三百六十点”,点点都摇曳着飞火流萤的盛景。

仰莲座之上便是塔身了,塔身的第一层很高,大概两三米,往上其它各层就很短了;层层之间挨得很近,这是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密檐,顾名思义就是塔檐排得很密,层与层之间没有多大空间。密檐式塔,是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的,它和楼阁式塔的最大区别就是不能登临远眺,简单说就是上不去。正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小,所以层的数目便可以多一些,一般密檐式塔的层数都在七层之上,天宁寺塔有13层。

斜阳里,天宁寺塔的层檐反着微弱的金光,整齐地排列出一种恬淡的庄严感,因为上不去,所以更觉得韵味十足,就连檐间的几丛野草也透着几分沧桑的神秘。每一个檐角挂着一个风铎,铎就是铃,据说此塔古时有“风撼三千四百铎”的妙景,如今虽没有如此众多的铃铛,但是微风一过,那檐间有些生锈的它们依旧发出叮叮咚咚的自然梵音,让塔下的人顿时为之一静,与这种庄严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在寂静中洗却了蒙尘,在恬淡中穿越了时空……

具有时空感的部分还有塔上的雕饰。金刚、力士、菩萨、兽头、券门、云纹、莲花等各种具有佛教意义和中国民俗文化意义的纹饰图案在天宁寺塔上到处可见,整个塔就仿佛一幅多味元素组成的立体画卷,华丽辉煌而别致有趣。不过,塔身上那些力士菩萨的雕刻虽然华美,但有些已经残缺不全了,有的没了胳膊,有的没了头部,还有的甚至整个身子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雕刻的印迹在斜阳里多少有些凄凉。

斜阳渐落,我站在塔身的暗影里,看着这些残缺的部分发呆。以往,看到这些,往往会产生遗憾和愤怒,今天,我竟然有了别样的感悟:损毁这些雕像无论是风雨还是战火抑或是红卫兵,只要是源于自然的、历史的某种特定因素(除去盗窃和低素质的破坏),有着不可逆转的宏观缘由,这损毁的结果就隐藏着一种历史的答案,其本身也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正是这部分重现了历史,寄托了反思,凝结了一种沧桑的美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依旧保留圆明园那片废墟的原由。

旅游就是这样,不追求完美,也无须怨天尤人,抱一颗平常心,欣赏不同的角度的风景;面对残破的遗迹,让曾经损毁它的雨点和举起的刀斧在过往的那一刻定格,让我们在同一件文物上去发现不同时代的印迹,于是那些残缺的时光美就会久久地弥漫在心头……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保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