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过去了,伯孜克里克千佛洞早已面目全非。昔日恢宏壮阔的皇家寺院已经难觅踪影。但人们始终还是要到这里来,已来过一次的人,心情肃穆。第一次来的人们,原本兴高采烈地进入洞窟,片刻之后,便是一声长长的,蕴着无尽意味的叹息。
“伯孜克里克”维吾尔语意为“山腰”,这名字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洞窟的位置。在火焰山主峰北坡,木头沟峡谷南侧的峭壁上,包含着无上智慧的佛光静静地溢出。作为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室寺院,在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中,这里的佛光曾经普照了整个吐鲁番大地,人们趋之若鹜,不惧炎日狂沙来到这里,为的是得到心灵上的永世安宁。而早在唐代西州时期,这里的窟寺便已有了相当的规模。那时木头沟称宁戎谷,故这座石窟亦被称作宁戎窟寺。描述吐鲁番盆地的方志类书籍《西州图经》称其“临危而结极;曾蛮四绝,架回而开轩。既庇之以崇岩,亦猥之以清濑。云蒸霞郁,草木葱茏。”除去崖壁上架空的回廊和洞窟外的佛殿已经不见外,其余的描述与今日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选择这样一处地方建寺,不能不说是精心考虑的。我站在寺院外面,闭上眼睛冥想着当年的情景:一群虔诚又无学识的人们,他们越戈壁穿大漠,在极度困乏和饥渴中来到这里。峡谷口突然间流水盈盈,再往进走,左右山势奇特,巨大的褶皱一望数里,山体赭红,又因离的太近而气势逼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而沟下流水叮咚,碧草青青,又给人通彻的快意。就在这样一条沟谷的尽头,峭壁之上突然露出寺院的飞檐,传来佛号声声。就在瞬间,灵魂即被升华了,未入佛寺,已归菩提。这里已成为他们苦难生活里唯一能够予他们以希望的地方。一声佛号,荡尽世间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