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哲学的区别 你真能分得清?
佛教
佛教 > 常识 > 正文

佛教与哲学的区别 你真能分得清?

编者按:有人把佛教当成宗教,也有人把佛教当成哲学,那佛教究竟是宗教还是哲学?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哲学是人类思惟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证真理的方法,尤其佛教的教理内容深广微妙,无所不摄。在宗教的世界里,佛教的离苦得乐之道是最真实究竟的;在学术的领域里,佛学是宇宙人生最圆满透彻的思想哲理。佛教与哲学都是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种种问题的思惟探求,唯哲学缺乏宗教的实践。因此,佛教与哲学虽存在着兼容性,但对人生的探讨,佛教则比哲学来得更究竟,更圆满受用。

哲学略分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三大体系。佛教源自善于冥想的古印度,东传至思想庞杂的中国大熔炉里,经由两大文化的冲击与淬链,使得以“缘起性空”为根本思想的佛教哲理,更加精湛地开展其哲学义理,并为宗教与哲学的整合做了最佳的诠释。

哲学所要探讨的根本问题,即是宇宙人生的本原。在西方传统哲学里,认为“存在”的本原,往上可追溯到唯一的真实存在,即是上帝,此上帝创造并主宰整个世界。然而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主宰者存在,万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万物非由上帝所主宰,而是“法尔如是”的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存在,非绝对独一的存在论。

既然“诸法因缘所生”,并无独自存在的实体,那么谁是认知这个世界的主体呢?佛教早期的瑜伽行派及后期的唯识宗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是由人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这是佛教对本质与现象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本质是事物自身的根本性质;现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这种内外(精神与物质)二分法,易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中执取一端。若以佛教的“唯识”做为认识论的对比,在唯心、唯物的辩证上,即可免除对立与矛盾。因为外境现象虽皆由心识所变现,但此心识亦是依因待缘,随境变现,所以在唯识胜义上来说,亦无唯心之论。

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所以是无自性空;虽是无自性空,但又不坏假名而有,因此中观学派以“空”为究竟真理,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是一种假名有。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种无自性空,又是假名有的世间性相,就是第一义的中道义。这种“即空即假即中”的立论,与龙树的“八不”都是佛教有名的辩证法,也是佛教特有的哲学思考。

佛教从缘起法至中观唯识等一脉思想下来,开展出中国的八大宗派,各宗派虽各有其立论,但基本上皆离不开“缘起性空”的哲理。此由缘起为开始,涅槃为终极,所开展出的佛教哲学义理,已将真理的具体内涵展露无遗。

然而,哲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理论的辩说,而且要能力行实践。佛教以宗教的立场而言,具有赋予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以人生的离苦为目标。因此,佛教哲学的人生目的即是涅槃。而西方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探讨,偏重于真理知识的追求,未能提供实质的修行法门,所以在目标上与佛教不同。且西方多从外在的现象来探究物界的本质,而佛教则从内在的心识来看待外在事物,所以在方法上亦有不同。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学为哲学之母”,实是指佛教的教义不仅具有实践法门的宗教内涵,更有合理性、客观性、必然性的思想理论作为实践的依据。

总之,在佛教浩瀚的经典之中,不但充满了高深微妙的哲理,尤其佛教并不推崇纯粹性的哲学理论之探讨,佛教的本质是寻求生命自我的解脱,是由人自我觉悟以达涅槃。因此,佛教哲学的价值,不在于真理的论辩或理论的建立,而是着重于实用意义上的实践;佛教的哲理对宇宙人生的现象做详细说明,目的不是为思想哲理的探讨,而是寻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达到解脱。所以对自身生命的升华、老病苦恼的解脱,乃至对当今社会的贡献,均提供了全面而积极的关怀,这是佛学于诸哲学中精妙卓越之处。

(来源:佛光教科书)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 “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