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三僧施妙法普救世人 终于建成会善寺
佛教
佛教 > 故事 > 正文

佛教故事:三僧施妙法普救世人 终于建成会善寺

编者按: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天灾人祸使百姓生活困苦。请看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山下精舍的三位僧人扶危济困,帮助百姓战胜了瘟疫、虫害和干旱,终于建成会善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北魏孝文帝的离宫自僧人澄觉住进后,当地百姓便把此宫称作“山下精舍”。

隋文帝开皇年间,“山下精舍”已几易其主。这一年有三个和尚搬进此舍,时值河南一带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普救世人,他们走向民间。

第一个和尚姓张,他来到嵩山东侧的几个村子里,见乡亲们因受瘟疫感染,各个面黄肌瘦、无精打彩,就对百姓宜传:“只要灭蚊蝇、喝开水,天天吃几枚大蒜,便可疗疾健体。”村民们按张和尚开的方子试了,果见奇效。黎民百姓身体日渐康复,乡亲们铭记张和尚的救命之恩,亲热地称他“张善人”。

第二个和尚姓王,他来到嵩山南侧的几个湾子里,目睹了蝗虫给百姓带来的困苦窘境,深表同情,他对众人说:“庄稼被吃掉了,还可以再种,只要有强壮的耕牛,就不愁没有茁壮的庄稼。”有人向他诉苦:“如今牛早累得奄奄一息了,还怎强壮得起来?”王和尚笑着回答:“莫急,大家听好,四斤韭菜拌斤盐,一月三次不间断’,定保牲畜肥壮。”乡亲们千恩万谢,回家照王和尚的方法给牛又吃韭菜又喂盐,牛就真的能多吃草了,不出三个月,头头长得膘肥体壮。老百姓脸上乐开了花,亲切地把王和尚叫“王善人”。

第三个和尚姓李,他来到嵩山西侧的几个庄子,看到家家户户因天旱而颗粒无收,大人、孩子饿得双腿浮肿,心里很难受。他拿出身边一袋早熟谷种,交给乡民们说:“大旱之年种上早熟的黍子和谷子,就不会饿肚子。”乡亲们如获至宝,照此播种耕耘,当年就获得了丰收。大伙儿感激李和尚给全村人带来好运,一致尊称他为“李善人”。

在三个和尚的帮助下,嵩山附近的几处村庄灾年不灾,发瘟不病,简直成了世外桃源。可登封县其它地方的百姓照旧苦不堪言,当地县令宁丢掉乌纱帽也不愿在这里作官。

此事被洛阳的梅知府得知,感到事关重大,便微服出访体察民情。游遍登封县,梅知府的心算是凉透了,难怪县令们不愿在此作官,看来确有道理。当他来到嵩山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却是稻穗飘香、牛马膘肥、人丁兴旺的另一番景象。梅知府不免大吃一惊,心想,这大灾之年怎会出现如此富饶之地?他东村转、西湾溜、南庄走,一路明察暗访,终于探听出这一切都是“山下精舍”三个和尚的功绩。

梅知府求贤若渴,马上赶奔积翠峰麓的“山下精舍”。等他在积翠峰下站定一望,山是好山,水是好水,只是“山下精舍”一片狼藉,到处残垣断壁、瓦砾堆积,令人不堪入目。

梅知府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院里走,迎面碰上个穿灰色圆领僧衣的老和尚。他鼻架花镜,手里捧着本画满彩图的医药书。梅知府上前深施一礼道:“请问师父,为民解忧的三位善人可是住在这里?”

老和尚未答话,只用手往院里一指。梅知府就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一位穿灰色圆领僧衣的和尚,正蹲坐在地上聚精会神挑拣草药。梅知府忙趋步近前,恭敬地问:“师父可是扶危济困的善人?”

那和尚抬头看了看梅知府一眼,也不说话,用手往屋里一指。

梅知府抬腿进屋,见一穿同样僧衣的红脸和尚正费力筛选着谷种,便凑近说:“师父济世度人,实乃可钦可佩。”

红脸和尚莫名其妙地回过头,顺手往门外一指,意思是找他们。

梅知府这下真有点恼火,一甩长袖愤然道:“我来此一非为升官,二非为发财,你们却这等无理。”三个和尚闻言围拢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各自把手掌伸开,在上面比比划划着。梅知府一看,明白了,原来他们是要自己把来意写在掌心上。梅知府痛快地拿起毛笔写了,三个和尚也各写了一字。写毕,四人同时伸开手掌,八目相对,知府写的是个“会”字,意为自己来会见和尚,三个和尚各写了“善”字,意为他们乃行善之人,这时彼此才打消顾虑,敞开胸襟畅谈起来。

梅知府亲热地拉着和尚们的手,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的来意,希望和尚们能献出神方,救民于水火之中。

三个和尚也各自介绍了经历,同时把想在这里建座寺院,以弘扬佛法的愿望向梅知府倾吐,恳求得到他的资助。梅知府听后慨然应允。

时隔不久,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字建立在“山下精舍”原址上。因梅知府在此会见过三位善人,所以庙字定名为“会善寺”,并由梅知府执笔,题上匾额。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 “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