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佛教故事:《兰亭序》从佛门重出世间 最终的命运竟是这样的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王羲之的《兰亭序》举世闻名,你知道这幅字还与佛门有关吗?萧翼盗取《兰亭序》使世人终于有幸见到了这幅珍贵的墨宝,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它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编者按:王羲之的《兰亭序》举世闻名,你知道这幅字还与佛门有关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萧翼盗取《兰亭序》使世人终于有幸见到了这幅珍贵的墨宝,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它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朝官叫何延之,挺能写文章。他有一篇《兰亭记》,详细记载了萧翼赚兰亭的精彩过程。何延之年轻时,曾游访越州,在云门寺拜见了92岁的玄素大师,听他细讲了辩才被骗《兰亭序》的经过。玄素大师是辩才的徒弟,见过《兰亭序》真迹,他的讲述,应该最接近于历史真相。

据记载,《兰亭序》写成后,王羲之本人也很珍惜,视之为平生最得意创作,将作品交给家族传承。代代相传,直到七世孙智永和尚手里。

智永生活在陈、隋间,那是门阀制度被不断打击的时代,也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永万念俱灰,与哥哥一起出家。智永常在永欣寺的阁楼上苦临王羲之书法,据说是三十年不下楼,写坏的笔一篓接一篓,瘗之,留下一个“退笔冢”。因深得王家笔法之妙,来向智永求字者踏破门槛,于是封个铁皮保护起来,又留下“铁门限”故事。大家所熟知的永字八法,就由智永和尚创造。智永另一个壮举,就是不断临写《千字文》,挑选了写得较好的八百本,广发浙东各寺院,由此名气更大。

智永三十年不下楼,肯定是后人的夸张,但他这么不愿出门,除了勤学书法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要守着镇寺秘宝《兰亭序》,担心一离身,就有什么差池。因为梁武帝萧衍的推崇,王羲之书法此时已地位日隆,到智永时,《兰亭序》已真正成为无价之宝,老和尚心里清楚,盯着这件宝贝的人,世间不知有多少。

练王羲之书法,真能安神养身,智永活了一百余岁。临终时,智永把寺中一切托付给弟子辩才,特别交待,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保护好《兰亭序》。

辩才非凡僧,乃相门之后,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袁昂是个忠诚度很高的人,在齐朝为官时,品行端正,让人称赞。齐朝末年,梁军攻到建康,所向披靡,州郡望风而降,唯有袁昂严防死守。梁武帝写信劝降说:大树已倒,你这枝叶还能往哪依附,识时务者为俊杰,赶快投降,可享高官厚禄,不然,诛灭三族。袁昂不肯降,对梁武帝说,我享人之禄,当效人之忠,否则,就是你也要鄙视我。

建康被平定后,袁昂自缚至宫阙,梁武帝敬其忠诚,不仅免了他罪,更是委以重任。袁昂后来官到司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袁昂也是书画集大成者,所撰一卷《古今书评》,历数二十五位名家书迹,见解深刻,为人称颂。

辩才和尚受这种家训家风影响,富才华,讲义气,重然诺,一言九鼎。所以,后来,当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序》,两次三番用高官厚禄来诱惑他时,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宁可冒欺君的死罪,也要兑现对师傅的承诺,保护好《兰亭序》。如此诚信,也就很好理解了。

出自相门的辩才和尚,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能诗善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临写智永禅师的书法,能以假乱真。为了让《兰亭序》万无一失,他悄悄在自己居住的香阁大梁上凿了一个暗格,将《兰亭序》藏在那里,其珍爱程度,比师父智永更甚。

坐稳江山后,唐太宗雅兴大起,酷爱王羲之书法,民间二王之帖,搜罗殆尽,唯独不见《兰亭序》真迹,太宗甚为遗憾。后来终于从朝臣那儿打听到,《兰亭序》藏于云门寺。关于这消息来源,史上并不确切,但可以判断,可能性最大的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虞世南。因为智永和尚有两个得意门徒,一个是佛门弟子辩才,另一个就是俗家弟子虞世南。虞世南幼时,跟随智永和尚练书法,所以,他肯定见过《兰亭序》。皇帝近臣中,能确定这宝贝藏在云门寺的,只有他一人。

目标锁定后,唐太宗出招了。他颁发诏书,要辩才和尚入宫,主持道场。辩才来到宫内,唐太宗好酒好菜招待。数日后,唐太宗假装随意问起《兰亭序》,想要辩才说出真相,贡献珍本。辩才警惕性很高,矢口否认,说:侍奉先师时,倒是真见过《兰亭序》,但先师死后,几经离乱,真迹已不知亡于何方。

辩才油盐不进,唐太宗也没办法,只好将他放回。

辩才走后,唐太宗继续推敲,觉得《兰亭序》一定还在辩才手上。于是,再诏辩才入宫,继续主持道场,继续好生招待。辩才和唐太宗,两人心知肚明,一册《兰亭序》,一个要谋取,一个要护住。如此来来往往,折腾了三次,辩才只说王羲之兰亭真迹已不在。

为了断绝皇帝的念想,省却麻烦,辩才还写了一首《赴太宗召》,以表明心迹:

云霄咫尺别松关,禅室空留碧障间。

纵使朝廷卿相贵,争如心与白云闲。

尘世浮华吸引不了辩才,他在诗中明确告诉皇帝,你的高官厚禄,我不稀罕!

唐太宗怎么使招,也搞不定辩才和尚,心中又气又恨。但作为高立牌坊的一代明君,他又要顾及民间舆论,不好硬来,只好从长计议,一次次召辩才来,又一次次放他回去。

这下,轮到萧翼出场了——

“这个老顽固,这么大年纪了,还守着《兰亭序》干什么……”作为一国之君,想取一物还这么难,唐太宗很恼火。

看着皇上闷闷不乐,心头如此萦绕《兰亭序》,朝臣们聚在一起,纷纷出鬼点子。尚书右仆射房玄龄说:皇上,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这人颇有才华,机巧多变,现在在魏州莘县任职,让他去想办法,一定能拿到《兰亭序》。

唐太宗立即诏见萧翼。

萧翼说:皇上,此事若公事公办,肯定拿不到你要的东西,你把权力下放,任我私下行事。同时,请给我几件二王杂帖,作道具用。

唐太宗一一应允。

萧翼于是脱下朝装,改穿微服,坐商人船只,赶赴越州。到了越州后,又换上宽大粗粝的黄色长衫,背个小书箱,打扮成山东落魄书生模样。为更显风尘仆仆,他特意选择黄昏时进入云门寺,来回看廊间壁画。经过辩才香阁时,故意停了下来。

一个人,读过的书,都会写在脸上。萧翼是梁朝皇胄,唐朝命官,一生饱读诗书,自有超出常人的风度,即使穿得再破烂,也气质逼人。同样才华横溢的辩才和尚,人群中远远一看,就与萧翼对上了眼。他主动上前询问:施主哪里来?萧翼赶忙双手合十:弟子从北方来,到江南卖点蚕种以糊口,今日来寺里逛逛,有幸遇到禅师!

萧翼有备而来,句句顺着禅师心意走,三言两语,辩才就已满怀欣喜。于是,相邀入禅房,品茗畅谈,开展深入交流。两人共同语言很多,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文、说史,玩得很嗨。辩才以为遇到了人生知己,动情地说:白发如新,倾盖如故。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有些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心就是贴不到一块去;有些人呢,偶然相遇,却心心相印,如多年故交。我与你,相见恨晚,以后,就不要见外了。

当晚,萧翼留宿寺内,辩才好酒好茶招待。辩才怎么这么不严肃,还喝酒呢?不要奇怪,那时没这禁令,所以能看到很多高僧都与诗酒相连。

酒酣耳热,两人诗兴大发,玩起了和诗游戏。辩才探得“来”字韵,先吟一首: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

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

辩才和尚真是个性情中人,你看,刚见面讲了席话,他就把萧翼当成了知己,敞开胸怀,亲热地说,你用了什么秘术啊,让我的心,死灰复燃了。辩才哪里知道,这不是秘术,是诈术!

萧翼抽到了“招”字韵,和诗一首: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

辩才的诗很真诚,萧翼就虚伪了,吹牛不打草稿,假话张口就来:辩才师傅啊,谢谢你这么热情款待,虽然你我是一僧一俗,但我们都是胸志不凡的人,一见倾心,没有阻隔。我落魄江湖,漂泊无依,谢谢你给了我温暖。 

听到这么一番表达,善良的辩才哪抵挡得住,冲动得一塌糊涂,相知恨晚,80岁的年纪了,还与萧翼玩了个通宵。至此,在这场较量中,他已一败涂地。

接下来,为了巩固战果,萧翼又与辩才吟诗作赋,还一起登秦望山,玩得不亦乐乎,传下两首诗来:

《登秦望山》

绝顶高峰路不分,烟岚长锁绿苔纹。

猕猴推落悬崖石,打破下方遮寺云。

《宿云门辩才东院》:

路入山西更向西,雨和春雪旋成泥。

风吹叠巘云头散,月照平湖雁影低。

拄杖负琴寻远寺,倩童牵鹿度深溪。

今朝独宿岩东院,惟听猿吟与鸟啼。

萧翼的诗,格局很大,水平不错,辩才越接触越喜欢。如此,诗酒为务,你来我往,十多天时间,已僧俗混然,亲密无间,不分彼此。

萧翼展示梁元帝画的《职贡图》,辩才赞叹不已。由此,话题自然地过渡到书画上来。萧翼说:说到书法,我们祖上一直传授二王楷法,我也从小就喜欢,身边还带着几件宝贵的法帖呢。

辩才立即兴奋起来,说:明天拿来我看看。

第二天,萧翼就把法帖拿给辩才看。辩才仔细看了很久,说:真迹倒是真迹,但不算精品,我有一件真迹,很不寻常。萧翼问:什么帖?辩才说:《兰亭序》。萧翼哈哈一笑,假装不信,揶揄说:拉倒吧,几经离乱,《兰亭序》早没影子了,你这儿还会有真迹?肯定是复制品。辩才说:绝对是真迹,我师傅临终前亲手交给我,不信,你明天来看。

翌日,萧翼一到,辩才从梁上暗格中取出《兰亭序》,展示给他看。萧翼看后,故意找些缺点出来,说:果然是件假的!

萧翼装作对《兰亭序》毫不在意,故意与辩才纷争不定,辩才因此毫无警惕。之后,辩才也没将《兰亭序》放回暗格,而是与萧翼的杂帖一起放于几案上,依然每日临摹。两人来往久了,寺间上下,也都视萧翼为自己人,不再有任何戒备。

一天,辩才外出,赴人家斋。他前脚刚出门,萧翼后脚就到。这场饭局,应是萧翼的精心安排,调虎离山。

萧翼对小和尚说:我的随身帕子落在辩才房间的躺椅上了,请帮我开下门。小和尚没猜疑,帮他开了门。萧翼顺利地撸走了《兰亭序》和自己带来的杂帖,立马奔赴永安驿站,对驿长凌愬说:我是御史,奉诏来此,请通报你们都督齐善行。

齐善行一到,萧翼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善行赶快召辩才来见御史。辩才此时尚在饭局中,匆匆赶来一看,御史乃萧生也。得知《兰亭序》已在御史手中,辩才一下惊倒,昏了过去,良久始苏。

萧翼告别,快马加鞭,赶往朝廷报喜。得到梦寐以求的法帖,唐太宗龙颜大悦,重赏房玄龄和萧翼等人,并提拔萧翼为五品员外郎。而对辩才呢,唐太宗起初想治他欺君之罪,后又念及他年事已高,不忍加刑,就此放过。毕竟是用不正当手段骗了老和尚,唐太宗、房玄龄、萧翼等人,估计都内心不安,商量后,觉得还是要补偿一下老和尚,于是,数天后,唐太宗又赐给辩才锦彩三千缎、谷三千担。辩才也不敢占为己用,用这些东西修了座三层宝塔,十分精美。因为受了严重惊吓,又失了《兰亭序》,辩才精神垮了,饭也吃不下,只能喝点稀粥,一年后逝世。

唐太宗拿到《兰亭序》后,命人或拓或临了众多版本,赐给近臣和皇室,《兰亭序》由此更加光大。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都有摹本传世,其间冯承素神龙本被认为最接近羲之真迹。唐太宗临终时,要求将《兰亭序》带入昭陵,后不知所终,留下千秋之谜。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责任编辑:程丽丽 PFO015]

责任编辑:程丽丽 PFO01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