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日本唐招提寺住持西山长老:佛教是中日友好的纽带


来源:凤凰卫视

编者按: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凤凰卫视《风云对话》走访日本奈良,专访了日本唐招提寺住持西山长老。凤凰网佛教小编编发专访内容如下:解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

节目截图

编者按: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凤凰卫视《风云对话》走访日本奈良,专访了日本唐招提寺住持西山长老。凤凰网佛教小编编发专访内容如下:

解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间的互通往来可以追溯至1300多年前的唐朝。带着对中日友好关系追根溯源的愿望,《风云对话》节目组走访了被日本人称为“精神故乡”的古都——奈良。公元710至794年间,奈良曾是日本的首都,是比同属于关西地区的京都,历史更为悠久的古代帝都。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日本全面吸收先进的唐代文化,首府奈良随之成为日本文化、艺术以及工艺的摇篮。奈良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与古寺神社,享有“社寺之都”的美誉,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平城宫遗址与唐招提寺。在这里,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接待了我们。位于奈良市佐纪町的平城宫遗址,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其建筑以唐朝长安城为蓝本,却以四分之一比例实际建造。荒井正吾带我们参观了这里复建的朱雀门,它与长安的朱雀门如出一辙,只是规模小了许多。

荒井正吾:那时候,你们的国家要比日本重要许多,大唐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

荒井正吾:因此(两国交流)有许多例子,比如说鉴真大和尚,他就是受天皇邀请而来的。

荒井正吾:是的,是的。

荒井正吾:这个是由你们国家领导人赠送的礼物,这个是鉴真。

记者:鉴真。

旁白:奈良时代的日本正值中国唐朝时期,一大批往来于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大使,因其卓越的贡献名垂史册,遣唐使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承载他们远渡重洋的帆船在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的授意下,以原比例大小复制,放置在平城宫遗址纪念馆旁。

荒井正吾:这是遣唐使大使住的小房间。非常小。大使一个人住这个房间。

旁白:从任命使臣到出发,日本朝廷需要准备三年时间,包括造船,筹办礼品、粮食、盘缠等。航行路线复杂又艰险,其中的南岛和南路线上总有不幸遇难船只的消息,因此,祷告佛神的庇佑是遣唐使出发前最重要的仪式。

记者:这是古代的造型。

荒井正吾:对的。

记者:不一样。古代亚洲船只的风格。跟哥伦布航海时用的船不同。

荒井正吾:很不同。

记者:很不同。

记者:这是中国风格还是日本风格?

荒井正吾:应该是中国风格。我们在那个时候没有造远航船只的能力。从中国回来的时候我们向中国租用船只,然后我们留着,照着再做一条,这么长的船。我们自己再做。

旁白: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最多时有五百余人。

荒井正吾:1300年前,人们雄心勃勃,想接触最先进的文化,建造自己的国家。很渴望吸收最先进的文明,在日本我们知道,我们的西边有最先进的文化,那里有信息,有神奇的事情,我们知道,那是世界的中心。

解说:1200年前,年轻的日本僧人荣睿与普照跟随日本第九批遣唐使的船只前往大唐,带去了日本圣武天皇授戒的邀请。公元743年,唐朝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应邀东渡弘法,在中日友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鉴真从扬州出发,历经千难万苦却矢志不渝,前后共花费12年时间,六次东渡才抵达日本。坐落于奈良市五条町的唐招提寺便是由鉴真于759年,按照唐朝寺院的规制主持建成的,被尊为日本律宗总本山。在这座日本最早的律寺中,第八十八代长老西山明彦向我们回忆讲述了第一代长老鉴真的故事与功德。

记者:中日两国之间,佛教方面的交流是比较频繁的,是这样的吗?

西山长老:是的,其实日本的佛教分为很多宗派。而这些宗派它们原本都是在中国的隋唐时期衍生的。宗派分为很多种,比如说禅宗,还有天台宗等等。两国各个宗派的寺庙之间还是有很多的交流的。但是我们唐招提寺跨越了宗派之分,我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以鉴真大师为纽带的,代表全日本的佛教界与中国的佛教界进行交流。

记者:那鉴真长老他的故事,我相信在中国和日本,都是家喻户晓的。那能不能为我们讲一下,在日本普通人民的心中,鉴真大师他东渡的故事,是怎么样子一个版本?

西山长老:在我们的理解中、鉴真大师给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形象是:他不仅把佛教的很多教义传到了日本,也将当时中国唐朝的先进文化授给了日本。鉴真大师的功劳不只在佛教教义的传播方面,对普通的日本老百姓来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医药方面。他把医疗,也就是中医带进了日本。在那之前,日本人生病之后是没有什么治疗手段的。

鉴真大师将很多中药传进了日本,而且据传闻,外科手术也是由他带进的日本。日本民众这一千两百年来一直铭记鉴真大师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鉴真大师为日本的医学界带去了飞跃式的发展。其实在《药事法》修改之前,我们这个地区的医院开的处方药的这个袋子上面,印的是鉴真大师的头像。这说明在日本的很多医生,把鉴真大师看作是日本的医疗界的鼻祖。

这也表明在今天日本的医药界,是非常重视鉴真大师。医生们通过把鉴真大师的头像印在药袋上这种方式,来将鉴真大师的名字传递下去。

记者:是直到什么时候,医疗的袋子上面,还有鉴真和尚的头像呢?

西山长老:这个习惯是一直持续到1951年(口误,实际上应该是1961年),因为195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修改后的《药事法》,开始整顿医药业。在那之前,这个地区的医生们给病人开处方药的时候,当时是用木板印的鉴真大师的头像,表明这里面装的是真的中药。这个传统是已经持续了两百年左右。

记者:我还听说,豆腐的制作,也是鉴真和尚带到日本来的是吗?

西山长老:是的,的确我刚才介绍的中医的例子,鉴真大师给他给日本带来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他首先带来的是佛教,然后是中医,接着就是菜谱和食材。日本人原先都不知道豆腐的做法,味增汤的做法,也不知道砂糖的存在。现在日本人吃饭的时候,称日本料理为“和食”。但和食的原形,其实大部分是鉴真大师带来的食谱食材,比如味增、砂糖、豆腐和茶叶。

当时中国唐朝的时候,日本派了遣唐使出使唐朝,这个遣唐使,是二十年才派遣一次的。然后遣唐使乘船来到中国之后,将很多中国的文献带回到了日本,之后二十年的时间里日本人一直在研读这些文献。等到下一个二十年,遣唐使才去到唐朝能把新的文献带回日本。在那之前,日本人只能始终阅读同一部文献。这在日语中被称为“咀嚼”,把同一个内容翻来覆去的吃透了,这样子即使在二十年后有新的文献传进来了,日本人也能很快地接受并理解。温故而知新,这就是日本人学习方式的特殊本领吧。

各种意义上,一千两百五十年前,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时候,把很多唐朝的文化带给了日本。当然当时唐朝的其他人,也来过日本,也把唐朝的文化带给了日本。但是是鉴真大师这些东西都整理汇总传给了民间,所以民众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拜鉴真大师所赐,把他当做中日的和平大使,一直将他铭记在心。

记者:所以说在一千二百五十年前,鉴真东渡,他是立足宗教,但是辐射了文化、医疗、美食,等等。所以说是真正的救世济民,造福民众的。

解说:鉴真完善了日本佛教界的戒律,被日本人称为“天平之甍(meng二声)”,但是中日两国间的佛教交流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自明治时期开始,日本佛教中的不少宗派逐渐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帮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净土真宗与日莲宗。日莲宗内部的法西斯团体“国柱会”,其骨干石原莞尔宣称日本人能以“一乘妙法统一亚洲与世界”。这一谬论后来成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宗教理论基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近卫内阁颁布总动员令,并颁布了扼杀一切反战言行的战时法规。日本佛教各宗派纷纷举行效忠集会,宣扬“尊皇即奉佛”,中日两国佛教间的关系随之降至“冰点”。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逐步扩大,日本“佛教恳话会”被改组为“佛教联合会”,佛教经文也必须经过审查修改,以顺应国策。

记者: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了,在那个阶段,中日两国间的佛教交流,又是怎么样一个状态呢?

西山长老:我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两国的佛教界应该是一直保持着民间交流的。但这些并没有被放到明面上来,没有文献记录。事实上,在我师父那个年代,听我的师父说,当年他换下袈裟,穿着西装造访了新中国。可是那时候他没能去成中国的内地,只去了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交流。我听我的师父说,当时谈话交流的主题是展望未来,我们该如何进行佛教界的交流,好像中国的政府人士也有参与讨论。我师父在会上获赠了一个茶杯,我们一直保留到现在。

记者:那么在那个时候去中国进行交流的话,对您的师父来说,会有一定的风险吗?还有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去到中国,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具体参加了什么样的活动?

西山长老:我的师父他被强制征兵参加了那次战争,毕竟当时是战争年代嘛。尽管不是出于本意,但是他还是被迫要参军的。当时唐招提寺的第八十代长老北川智海,他不仅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反对所有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就圆寂了。我师父作为他的弟子,十分不希望去参军打仗。我师父还因为他的僧侣身份,在军队中遭受到了一些歧视。由此可见,当时倡导和平的佛教徒在日本是会受到一定歧视的。

我的师父一直认为,佛教是日本和中国之间的一根重要的纽带。简单来说,就是这两千五百年间佛教的传播者从未曾消失过。这两千五百年来,一直有人在告诉后人:当今佛教的教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印度顿悟之后创建的。

这种传承仿佛一条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势不可挡。河水自上而下流到我们这里,我们这些站在河岸边的人,应该对上游的前辈们表示敬意。我父出于这个想法,认为中国大陆是佛教的发源地,佛教是从这里传到的日本,所以去中国相当于是去参拜。他当年造访朝鲜半岛也是一样的想法。

解说:当整个日本社会被卷入侵华战争的漩涡中时,也有少数秉承“大慈大悲,救人救世”宗旨的佛教信徒反对日本侵略战争,却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残酷镇压。这些恪守佛教本义,反对杀戮的佛教徒或被杀,或被判处终身监禁或苦役。日本战败后,日本佛教徒挣脱了皇权枷锁,日本佛教也进入自由、自主、宽松的发展时期。1947年5月,对于战时迎合、追随军国主义政府对外侵略杀伐的往事,日本佛教各宗派联合发表《忏悔声明》,对“佛教界未能制止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进行了反思。

记者:那么据您的了解,在战争年代,能够公开的表示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在日本的这样的团体和机构多吗?

西山长老:具体的情况,我也并不是很了解,但当时应该有很多现在所谓的人权主义者,特别是佛教界的僧人反对战争。佛教的僧人是为了传播佛法,而不是为了传播战争。佛教最基本的概念,是用梵语来讲的话是ahiṃsā,a是梵语,hiṃsā是不杀戮的意思。ahiṃsā的意思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所以万万不可违反这条基本准则。佛教思想以印度为发源地,然后经过中亚、中国、朝鲜半岛,像一条河流一样传进到日本,在日本开花结果,但是为何“不杀戮”这个思想在当时日本反而不被重视,我想僧人们心里都很矛盾吧。

我的师父是1970年,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代,也访问过中国的。我听他说了一下他的旅途见闻,我感到非常惊讶。

我出生在日本的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是村政府的公务员,我排行第二。当时我的小学老师告诉我一件事,我的老师也是参加过战争的,前往中国大陆打仗,然后有一天他们一队工兵排成一列在行军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两位士兵,两位战友被枪杀了。

但是走在他两后面的士兵们都没有被枪击,后来战争结束后他询问了一下中国的朋友才得知,队伍前面的两位是职业军人,为了战争而来的,所以才被枪杀了,队伍后面的人,都是不得已才入伍,所以中国人没有攻击他们。我的老师听说之后非常地感激。

记者:中国人知道是吗?

西山长老:后来知道的。

记者:那为什么当时只杀了前面两个?

西山长老:我猜,中国人是凭自己的经验,知道前面的两位是职业军人。

解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中日两国间友谊的裂痕却难以抚平。1952年,中国著名民主人士赵朴初先生深感和平对于新中国的深刻意义,他代表中国佛教界赠予日本佛教界一尊象征和平的药师佛像,重启了中日两国间佛教交流的友好大门。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中日佛教的你来我往愈发频繁,不断助力两国政治外交的破冰航程。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8年后,唐招提寺的鉴真坐像终于远渡重洋,荣归扬州故里,消融了中日民间交流的千里冰封。1993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纪念大会”上,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提出了佛教作为中日韩三国友好交流之“黄金纽带”的构想。

记者:那么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讲一下,当下的中日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以及对全面的中日关系,所产生的这种影响和作用。

西山长老:1978年的时候,日本与中国签署了日中和友好条约。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以后,中国的副总理邓小平先生造访了日本。其实在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前,我们日本的佛教界,和中国佛教界的高层人士,在私底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比如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郭沫若先生,赵朴初先生。政府人士的话,有当时的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所以也可以说,中日佛教协会之间活跃的交流,一定意义上促进了邦交正常化,和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邦交正常化靠的不仅仅是政治家的对话交流,我们民间佛教协会的对话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也希望两国之间的年轻人,也要通过交流,加深一下彼此的理解,因为我们佛教界是有共同的目的。佛教在底层人民中是很活跃的,赵朴初老师也跟我以前说过,包括日本、中国,还有朝鲜半岛,这三国是有佛教这个共同的黄金纽带。赵老是把这个纽带比喻为黄金的纽带。这个黄金的纽带是不能切断的。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就是在中日韩之间的这一条黄金纽带,这很有意思,这个比喻,也是很让我们去联想到很多其他的一些东西。那么我相信在这个黄金纽带上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不管是来自中国的,日本的,还是韩国的,不管是僧侣,还是有这份信仰的人,也就是对和平,对于宁静的向往,对永生,或者对永恒的这种追求。那么现在战争年代,在逐渐的远处。或许在国家之间,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从佛教,或者是怀着这种对和平,对永生的这种期望,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您认为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呢?

西山长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那段历史我没有亲自经历过,没有亲身的体验,只通过一些书,或者别人的话了解了一些情况,没有切身体会的话,就谈不上什么回顾反思。那段历史已经变得很久远了,我个人认为,只能向前看。作为佛教徒来说,如何解释那段历史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我只能这么回答了。 

[责任编辑:徐上杰 ]

责任编辑:徐上杰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