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叶晓容:生命因南师而精彩


来源:凤凰网佛教

老师去年不着痕迹地说:“明年再考!”果然,第二年考取了医师执照!在我身上,印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

文/叶晓容

编者按: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是于国家民族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投身历史文化的救亡、清理与重建,续接文化命脉,融通古今中外,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2018年,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纪念专题《百年南师: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以此缅怀南怀瑾先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接续中华民族文脉所做的贡献。本文系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叶晓容的纪念文章《生命因老师而精彩》,文章由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提供,全文如下:

南怀瑾(图片来源: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殊胜因缘

二十多岁时,好友介绍我阅读“论语别裁”,从此就成了老师的忠实粉丝!只要有空一定到“十方丛林书院”,聆听老师精彩的讲述,并参加老师的春节禅七!

我对老师始终是敬畏的,很喜欢亲近他,但看到他时,却又闪躲到一边,总觉得他老人家满腹经纶,是位望尘莫及的高人,我这个小萝卜头,什么都不懂……喜欢听老师的课,却始终不敢太亲近他!

一次在香港晋谒恩师时,老师和我闲话家常,问我的家庭、生活、工作,随即说:“您清福享久了,福报这么好,怎么不去学医,学医可以济世救人!”

啊!“学医~~学中医”???

闲暇时我喜欢自学中医,但从来没有动过脑子“学中医”,中医古籍文藻生涩、艰深、难懂、难学,我记性不好,又要到大陆学习……令我头大如斗,好生烦恼! 

老师要我好好想想,决定了再告诉他。

我还在犹豫下不了决定时,一日,接到老师来信,信中老师郑重地教诲我:“要你去学医,不是为了文凭,菩萨要广学‘五明’以方便度众,‘医方明’是其中之一;你学成之后,可以广结善缘,可以济世救人,是‘培福’最好的方法,福德积累了,智慧自然会增长!”老师还特别告诫我:“学医要‘通达医理’,医理通了,医术才会高明,千万不要当医匠!”

挣扎了二个多月,终于负笈厦门大学,在老师深心殷殷指导下,不期然地进入这个领域!不知是老师的慧眼,还是偶然,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从此走上学医的奇妙旅程!开启了生命一连串不可思议戏剧性精彩的蜕变,这个不曾想过、不曾祈求过的…!

一日梦中和老师对话,老师指示我要改名字,他说“萦”不好,改叫“晓”。

等到见了老师,老师真的要我改名字!这是巧合吗?

老师说“萦”有迂回、纒绕之意,改叫“晓容”,有容乃大的“容”,我希望你往后做人做事更为宽广,更有包容心……(梦中以为老师要我改光荣的荣,容、荣音一样,字不一样,这也许是心灵相感应吧!这事我没跟老师提过。)

一语成谶

当年在参加内地“执业医师证照考试”时,早饭后,不知怎的电视机线路突然起火,为了救火,忙乱中竟把放在电视机上的一尊彩绘石膏“药师佛”推落,分成二断;暗忖,这是不祥之兆,考完试后我到上海拜见老师。  

报告老师:“我是来参加内地中医师证照考试的!”

老师淡淡地说:“明年再考!”

…啊!“明年再考”?

那言外之意是:“今年考不上了…?”

果真,当年以3分之差落榜!老师的话和不祥之兆都神准地应验了~

没考上,心里像洗三温暖一样,有点不是滋味,有点难过。但随后想想,那只差一分落榜的人,不是更难过吗?

说真的,第二年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准备考试,心情总是郁闷不乐,书本放在面前,就是念不进去……到了考试前的一二个月,自忖再这样放任下去,今年肯定又要名落孙山了。随后,收拾行囊,闭门读书,准备考试,读到左眼肿痛,变成独眼龙,眼睛也开始老花了!

老师去年不着痕迹地说:“明年再考!”果然,第二年考取了医师执照!在我身上,印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

初出茅芦

老师决定到庙港筹建“太湖大学堂”时,打前锋开疆填地建设的是谢福枝学长。不久,老师说:“我们到庙港,要先和当地的人结善缘,解除乡民的疾苦,是结善缘最好的方法!”于是老师派我到庙港卫生院坐堂。 

到庙港义诊,原本不觉得有什么好害怕担忧的。

有日,老师把我叫到跟前说:“江南多名医,你学的是那一派的啊?”(平时我都可以跟大家谈笑风生,但只要见到老师,因为太敬畏了,总是腼腆地不知所措;低头自忖,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学那一派的!)

我说:“在学校内经、伤寒、金匮、温病…都学过,其中,我最欣赏张仲景先生的医理和方药,药味简单,价格便宜,药效快速,只要辨证精确,常效如桴鼓;我还跟老师说,我会尽自己所学,全力以赴,会什么,就医什么!”

经老师这么一问,心里顿时觉得有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害怕没把事情做好,辜负他老人家!但箭在弦上,有几分力,就做几分事吧,尽力而为就对了!

回到香港图书馆,谈起和老师的对话,他们说:“你怎么没回答你是学“南派”的啊!”哈哈哈~~ 

到了庙港,第一个礼拜只来了一位病人,有的只在诊疗室门口好奇地探个头就走了,卫生院11:30下班,我因为没病人,11点就下班回小别墅了!谢老总还嘲弄我:“烧冷灶!”心里想,只要有人来看病,来一个就看好一个,不相信没病人!

我在卫生院工作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周六下乡到小医疗所帮一些不方便出门的老弱妇孺看病,周日休息。

医院每天配一位医护人员帮我翻译,没病人时,就跟他们学庙港话,好跟病人沟通!

之前在广州实习,病人不知道我听不懂广东话,看病时,叽哩咕噜的说了一大堆……结果我常把“头痛”当成“肚子痛”,把“肚子痛”听成“头痛”,鸡同鸭讲,搞得大家啼笑皆非,弄得诊间笑声不断!心里想,到了人家的地盘,为了方便和病人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应该下决心学习广东话了!

初来庙港更应该抓住机会,学习学习此地的方言才是!

下乡第二周的隔天,诊疗室开始活络热闹起来了,有人来造访了,我不再孤单地坐冷板凳、烧冷灶了,从此再也没清闲过。真的,来一个看好一个,来二个看好一双!直到我离开庙港,每日诊间热络,看到十二点多,才骑自行车回小别墅。有时天冷下雨或下小雪,谢老总总是贴心地开着车来接我,在庙港期间,他给我很多的帮助和照顾。

听说我的药方至今还在庙港街上流传着,真的好感谢老师给我培福的机会,广结善缘!

冬季的庙港又湿又冷,阴霾的天气偶而还飘着细雨小雪,加上穿过水杉从湖面吹来的湖风,纵使气温在零度以下,水沟里结上一层薄薄的冰,还是不供暖,让我这位南方来的客人直打哆嗦。

在台湾我们不用穿棉毛裤、厚毛袜、厚鞋子,到了庙港总觉得风是从大衣的缝隙里直透入骨头,生平第一次体验“寒风刺骨”的感觉,令人寒战;直到买来了羽绒衣被,穿得像个雪人,才缓和过来。谢老总还不忘揶揄我:“跌倒了,爬得起来吗?”

恩师解惑

工作期间,曾为了一个即将上市的处方困惑愁忧数月不得解。

该“补肾”?还是该“补脾”?团队中只有我主张以补脾、补气血为主。

请教了几位中医前辈,他们认为补肾没什么关系。但我觉得小孩子为“稚阳之气,纯阳之体”,不该补肾,应以补脾为主;脾胃健,能消化吸收,加上运动、晒太阳、早睡、营养均衡,自能长高、长大、长脑……故不应该用补肾药!

因为团队中没有人和我持相同的理念,且即将生产销售,兹事体大,无人能解,故而夜夜为此事而辗转难眠。  

一日半夜里,忽然想起可以问老师啊!高兴得马上从床上跳下来,写信托人咨询老师的意见,终于有了答案,我如释重负般地能安然入睡了,放下数月来的不安,总算有个交代。想起“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千古医理不变,我的坚持得到老师的认同,我心安矣!

更庆幸的是, 2012年3~6月间,我放下万缘,住到“净名兰若”,每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没烦没恼地享受清净的生活,超幸福无比的,真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报;上午义诊,下午打坐,晚上听老师上课、练拳,回兰若休息!

一日,老师说:“我叫你去读书,你乖乖的去读了,叫你去义诊,累积福报,你也做了,现在应该回来好好修行用功了!”老师还教我如何把脉!

老师当时已在交代我未来的方向了,老师轻描淡写的每一句话,都在指引我人生的方针!  

爱听话秋、讲古

我经常东跑西跑,但只要有机会一定去看老师。每到傍晚时分,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精英,便陆陆续续来到老师的人民公社“食客厅”,高朋满座,羣贤毕集。

我更喜欢在老师身边“听话秋”,听老师“讲古”,常有着意外的收获,不仅可以学到做人做事的“眉角”,不经意中还会有颜色的笑话调剂,更可以学到在课堂上不曾听过的医理,老师真是太奇了,他博古通今,挥酒自如,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来赞叹老师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在老师身边如沐春风,见识增广,生活多彩多姿,所学的一生都受用,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最祥和也最温暖的时光!

老师要我矫正暴牙,听了,却没积极处理。

再见面时,老人家再次提醒。回台,不敢怠慢,马上找牙医咨询:“是否可以在“不拔牙”的情况下矫正门牙呢?”

医生说可以,我高兴地接受治疗。

等到上了牙套,医生忽然告诉我:“上下排牙齿要各拔掉二颗,才能将门牙矫正!”

我有受骗的感觉!

不是已经先咨询过了吗?这不是在蒙人吗?

倘若依医生之言拔掉4颗牙齿,门面漂亮外观美丽,前程光明了,但牙齿却松动了,后半生咬合咀嚼将是个梦魇!为了避免下辈子不成为“无齿之徒”,最后,毅然决然选择花钱消灾,壮士断腕求生,不拔了!

一回在闲聊中,忽然有人问老师:“我咳嗽了许久,一直好不了,尤其是在起床和躺下,咳起来简直要人命,为什么呢?”

老师说:“痰、饮本是水,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因中焦“脾”的输运失调,才会蓄水成痰,痰无法顺利代谢出去就会咳嗽。人站立时,痰流动,逐渐蓄积在肺的底部,今因躺下,痰的位置改变了,将原本畅通的肺泡阻塞了,所以咳嗽加剧,咳嗽是为了清除支气管中的痰、饮;相同的,当你起床时,姿势由躺着改为站立,痰的位置再次改变,流动到肺的底部,所以起床后咳嗽变得更加厉害。”

老师还告诉我们,读书要用另外一只眼睛,古人所谓:“独具只眼”,顶门上一只眼,才能读懂书中的寓意,如:西游记中的无底洞、盘丝洞七姐妹(蜘蛛精)、铁扇公主等,都是表法的。

老师说:“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告诫我不要太爱干净。有一次还问我:“风把落叶吹到河中,有的顺水而流入了大海,有的几经波折、难阻,旋转、环绕而入海,早入海好呢?还是晚入海好呢?”他老人家希望我在生命的历练中体认、领会,未来人生有太多的变量、苦难、无常,遇到这些烦恼、考验、磨难、孤独时,必需自立自强,坚忍以赴,面对解决,把苦乐的感受,净化成内心真实的清净和善良的意乐!

老师对我的教育相对是比较严苛的,常不苟言笑,我也很奇怪,不管他如何,我都听话,老实地遵从。我是佛的学生,也是老师的学生,当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也许是他心中对我有期望吧?

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是中医的特色,老师带学生,代代传承下来。厦大毕业后,我继续留在厦门、广州跟老中医学习;回台后,继续拜师于朱世宗、朱华、张步桃等医师门下,他们都是我的恩师、贵人!

再次负笈大陆,是为了继续深入研究医理和精湛的医术,更希望将来有机会藉由教书来传达医学、医理等养生理念,才是民众的福气,这些都来自于老师的恩典。

中医的可贵在“辨证”,分析、辨认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证候,再加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数据、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的联系性,及各种疾病间相互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如果无法明确辨证,就谈不上正确诊断,更遑论能对症下药了!

从太湖大学堂到印度,学医至今,我都会随“台湾慈悲医疗会”到偏远的地方义诊。世界上穷苦和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很多,很难想象,有些地方到现在还没有电灯;有的人在寒冷的冬天夜里,身上只裹着单薄的毛毯露天而睡;有些怪病我们也束手无策……老师要我多培福,此事常存五内!

我们这个团队有中医内科、针炙、推拿、整脊,西医有内科、耳鼻喉科、外科、妇科、牙科……出外义诊常因环境条件不佳,大家也都能随缘将就;有一回,我们吃一个地方,义诊一个地方,洗澡一个地方,每次义诊,都很忙碌很快乐也很有趣!

有一回,在印度“菩提迦耶”的旅馆,清晨我们去绕“正觉大塔”,一个钟头后回来,放在桌上的所有水果都被老鼠吃光光,难以想象老鼠之多,还嚣张地在床铺上拉了一堆屎,真是猖狂!

师恩难报

“福寿康宁,人之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

名相治国,良医活人。“中医”除了可以疗愈痼疾外,也是一门教导人们生活,顺应大自然律动的养息智慧,治未病于已病,是中医的圭旨,是耆宿先贤们的智慧传承。

“医者意也”,看病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智慧,更是医生和病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感应……善于用意,手到心到,临机应变,自能福至心灵,药到病除。

如何成为良医,兼备医理、医术、医德?如何将自己所学利人利己?如何见彼苦恼,感同身受?如何发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无我精神?如何培福修慧?如何将自己学医的心得汇总上报老师?并将自己所学,真实无私地呈献、回馈、分享给民众健全的养生知识和不生病的方法?才不辜负师恩、父母恩、众生恩呢?

临床上,常苦口婆心地纠正人们因不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习惯,违反自然法则,不注意生活的小细节而生病,俗话说:“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健康和养生是一体的,若能从小或从知道的那个时刻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在行、住、坐、卧中回归自然,持之以恒,自然熟能生巧,养生保命于无形;因为有身就有病,想要少病,就要过正确、如法的生活。

我没有比别人聪明,医术也没有比别人高超,只希望藉由认真、勤快、用心、思辨,经由挑战、研发,结合医理、食物、药物、季节、气候、环境以调和机体的偏胜,解除人我的病苦。

最近将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并结合过去所学,撷集成“健康少病有妙方”一书,呈献这份心得报告妄以报师恩,并奉献给有缘人,让暇满人身更有意义!

我希望以最自然的方式,传递医疗的专业知识,让我们醒悟了解“原来养生可以这么简单易行”,并且以最亲近生命的柔软方式来疗治我们的身体。人人只要懂得并过着“如实”的生活,就能找到一条重建身心健康的道路,明白道“理”之后,自能乐于依循老祖宗的智慧精髓,如实地过好每一天;一人健康全家健康,一家健康全民健康,“事”就圆满了。让忙碌的我们,生活得更自在、安祥、舒适、健康少病,才是全人类的希求和福祉!  

不论时代的巨轮如何转变,中国传统医学都是我们寄望健康养生不可偏废的瑰宝,不论是富、贵、穷、通都可以共享老祖宗的中医养生保健遗产,找到合于自身适用的健康之道与无尽的养生乐趣!

希望大家藉由实践中医独特的养生哲学,调整生活、饮食、起居,是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更是投资最少,收益最大,穏赚不赔地守护全家健康幸福的金钥匙;在我们生命的花园里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造青春不老的好体质,重启抗病延寿的好身体,在有生之年,活得健康快乐、舞动光彩!

生命中的怙主

我何其有幸,能和老师相遇,他带领懵懂的我走上学佛与学医之路,并遵循他的教诫教诲,老师开启了我的智慧,交代我未来的方向;他是我生命困顿时的依靠,是我生命中的怙主,是我生命的导师、领航者!

老师一生简朴、清净、平等、慈悲,教导启发了我的心智,是我智慧的明灯,承老师厚爱指我培福的一条大道,在在要我具有出离心、悲心、菩提心,他用另一种手法来培植教育我健全的心智,希望我学医能照顾好一切众生的身心健康、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自己!

生前一再叮咛我要好好学佛……他的精神、言教、身教,长存我心,他老人家舌灿莲花讲述的诸多典藉,常伴我心,是我人生最优的指南。我将生生世世恪遵老师的教诫教诲,培福修慧,努力修行,不忘初心!

作者简介:

叶晓容(萦),女,台湾彰化县人,1957年生,厦门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具台海两岸中医师资格,财团法人台湾必安研究所研究员,台湾顺天堂药厂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台湾顺天本草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台湾慈悲医疗会理事,台北科技大学业界专家讲师,研发药品等数十种,编纂《常用汉方方剂》《龟鹿二仙》,着有《健康少病有妙方》。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