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春和:四美齐聚 “心愿佛”成就佛教艺术史创世之作


来源:凤凰佛教

“佛缘之路心愿佛”是一尊以释迦佛应化事迹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大型翡翠玉佛,曾跟随“佛缘之路•朝圣祈福万里行”车队,跋涉十万八千里,朝圣四大名山,拜谒十方丛林,接受过27家国内百年古刹高僧大德洒净加持。

佛缘之路心愿佛背部细节(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佛缘之路)

佛缘之路心愿佛在内蒙古美岱召接受加持(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佛缘之路)

“佛缘之路心愿佛”是一尊以释迦佛应化事迹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大型翡翠玉佛,曾跟随“佛缘之路•朝圣祈福万里行”车队,跋涉十万八千里,朝圣四大名山,拜谒十方丛林,接受过27家国内百年古刹高僧大德洒净加持。

黄春和,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兼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北京佛教历史和汉藏佛教艺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佛像鉴赏》、《佛教造像艺术》、《藏传佛像艺术鉴赏》、《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等著作。

因黄春和先生为中国著名造像专家,在佛教造像上有独特造诣,且其与“心愿佛”监制净慧长老有近亲之缘,故特邀黄春和先生鉴赏“佛缘之路心愿佛”。蒙黄春和先生厚爱,亲撰万字长文评论,现截取部分精华,与众共赏。

此件“释迦佛应化事迹图”作品由一块天然翡翠原石雕刻成,材质精良,体量巨大,造型自然,雕工精美,内容丰富,题材美好,在目前所见佛教题材的雕刻作品中堪称稀有;特别是全部雕工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姜文斌先生和中国玉雕大师陈江先生联手操刀完成,雕刻内容由我国当代著名佛教高僧净慧长老亲自选定并监制,又为作品大为增色添彩。它集诸多优长特点于一身,足见其价值与意义非同一般。

材质之美是此件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作品由整块翡翠雕刻而成,体量巨大,形同一个大山子,雕刻依山就势,保持了原石的自然形态。翡翠属于硬玉,因多出产于缅甸,故又被人们习惯称为缅甸玉。它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有“玉石之冠”的美称”;又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此件翡翠呈豆青色,虽然称不上翡翠中的上乘品种,但其体量巨大,种水甚佳,质地细密,色泽光亮,堪称大件翡翠中的上品,弥足珍贵。据考古发现,用石质材料雕刻释迦牟尼传记故事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南北朝时期,隋唐时仍十分流行,唐代以后渐趋衰落;古代石雕表现多为造像碑形式,在我国西北和中原地区都有不少遗存和发现。但历史上这些石雕所用的石材大多就近所取,为一般的石灰石或大理石,而以上等的玉石雕刻极为罕见。此件作品以翡翠雕刻而成,材质无比珍贵,体现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盛背景下人们对佛教及佛教文化一种新的表达和愿望,对前人精神信仰和艺术追求一种新的继承和延续方式,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意义。

雕工之美是此件作品的第二大特点。巨大的翡翠石料通体施以各种雕工,有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圆雕。雕刻内容除了佛教人物外,还有烘托气氛的云纹、花草、树木、山石等。主要内容雕刻于作品周身四围,呈环绕式分布,其他位置则以景物充满,不留一点空白。布局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精致繁复,玲珑剔透。佛教人物各具神态:佛像端庄慈祥,弟子质朴憨厚,金刚威武雄壮,女性温婉柔美,形象的表现了佛教世界里不同界域凡圣不同的形貌与性格特征。通过雕刻家的妙手,原来的翡翠原石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美石,而得到了升华,被赋予了艺术灵性和生命力,成为一件让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其雕刻面积之大,内容之丰富,布局之奇妙,雕工汁精细繁复,令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翡翠是玉石中最坚硬的品种,硬度达到莫氏7度以上,雕刻起来极为困难,而雕刻佛教人物题材又比雕刻其他世俗题材更具难度,因为佛教人物不仅在形貌上有严格的仪轨要求,而且还要表现出佛教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此件作品形神兼备,巧夺天工,不仅展现了雕刻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表现宏大历史题材的提炼把握能力,更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文化、佛教人物内在特质的极高造诣和深刻体悟。

题材之美是此件作品的第三大特点。题材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五个重要事迹,可谓内容丰富,寓意美好。佛传故事是佛教艺术史上永恒的表现主题,千百年来在我国汉藏佛教文化圈中一直塑绘不断,寄托了佛教徒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缅怀和纪念之情,更是一种以释迦牟尼自己现身说法,藉以弘扬释迦牟尼悲智双圆伟大人格和思想的最有效的宣教方式。通过这一题材,可以唤起人们对释迦牟尼的无限崇敬:崇敬他看破红尘、舍弃名利的果敢决心;崇敬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坚强毅力;崇敬他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济世宏愿;崇敬他出世而入世,示生灭相,度一切众的慈悲情怀。同时也能给予人们很好的昭示作用:可以昭示人们,释迦牟尼生于世间,修行成佛亦在世间,人们若能依照佛法修行,同样能够修成佛果;可以昭示人们,释迦牟尼成佛经历了诸多磨难,可谓九死一生,“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可以昭示人们,释迦牟尼修行之目的不是为了个人享乐,而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从此件作品中,人们不难得到这些有益的启示。

笔者一直认为,艺术作品特别是佛教艺术作品,其目的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要予人以智慧和道德的启迪。此件作品雕刻了《释迦佛应化事迹图》,使其在材质、造型和雕工等优胜特点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佛教的精神和思想内涵,赋予了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佛祖光辉,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实现了翡翠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它必将成为佛教艺术史上一件继往开来的创世之作。

名家雕刻和监制是此件作品的第四大特点。此件作品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姜文斌先生联合中国玉雕大师陈江操刀刻就,题材内容由我国当代著名佛教高僧净慧长老亲自选定并监制完成。多位大师的参与确保了作品完美的宗教和艺术品质,也大大提升作品身份和地位,大师光环已于作品融为一体,将永远为之增光添彩。

愿以此小文,化作馨香一瓣,献上我对伯父净慧长老永久的思念,同时祝愿这件稀世的佛教艺术珍宝永驻世间,光照大千,觉悟大众,利乐有情。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