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出品

【94期】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不能总盯着“佛教GDP”

2017-06-16 07:47:03 凤凰佛教 裴勇

中国已经举办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先贤与先导: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始于太虚大师

回眸过去,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始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在其《告徒众书》中曾言,他在1924年对佛教发生二种新觉悟,一曰“中华佛化之特质在乎禅宗:欲构成住持佛法之新僧宝,当于律与教义之基础上,重振禅门宗风为根本”。二曰“中国人心之转移系乎欧化:欲构成正信佛法之新社会,当将佛法传播为国际文化,先从变易西洋学者之思想为入手,因著人生观的科学及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以见其意”。即一方面大师对内要重整佛教教理和制度,另一方面要先通过善巧发掘佛法真义对外影响西方乃至世界,进而建立正信佛法流布之新社会。

大师既是思想家,亦是行动者,同年即开启了他的世界佛教运动。实际上1923年太虚大师即提出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构想,并尽当时之力联系有关国家佛教徒或关注佛教者,于1924年在庐山召开首届世界佛教联合会大会,1925年本欲在日本召开二届世界佛教联合会大会,但因与日方理念目标不同未果,只好通过协商与日本佛教界在东京召开东亚佛教大会。之后,为继续拓展其世界佛教运动之理想,大师遂于1928年以世界佛教联合会会长名义赴欧美弘法,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僧人赴西方弘法的第一人。

大师在巴黎题为《西来讲佛学之意趣》的演讲中指出,欧洲人所知道的佛学局限于小乘上座部巴利语系,而对大乘经典知之甚少,且欧洲有圣人之才而缺少圣人之道,中国有圣人之道而缺乏圣人之才,并陈述了大乘佛法对于欧洲人的必要性。大师在伦敦经蔡元培先生介绍与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会面交谈,向其介绍中国佛教,并论及佛法与哲学等话题。大师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讲演,介绍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此次欧美之行的最重要成果、也是其世界佛教运动的高潮,是在巴黎与伯希和等10余名著名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世界佛学苑,宗旨是,“昌明佛学,陶铸文化,增进人生之福慧,达成世界之安乐”,并陆续在巴黎、伦敦、芝加哥成立世界佛学苑通讯处。

大师回国后即积极着手“世佛苑”的筹备工作,先后成立世佛苑筹备处、图书馆、改组成立华日文系学院(闽南佛学院)、华英文系学院(北平柏林教理院)、汉藏文系学院(重庆汉藏教理院)、锡兰文系学院(西安大兴善寺巴利三蔵院)。然而由于国力尚弱,时运不济,战事频仍,佛教现代转型未完成,缺乏有力的组织建构和足够的人才储备等诸多原因,几个学院多未能持续下去,只有汉藏教理院在抗战后方勉力维持,成为大师圆寂前继续推进世界佛教运动与佛教改革的重镇。

此外,当今最重要的世界佛教徒联合组织——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立也与太虚大师的世界佛教运动构想直接相关。1939年11月大师率弘法参访团赴缅甸、印度、锡兰、暹罗等国,宣传抗日,寻求东南亚佛教徒及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其间,大师曾向全锡兰佛教会会长马拉拉•塞克拉博士建议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立无疑是受到太虚大师的启发,与大师及其弟子法舫法师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14年,第27届世佛联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或许是对大师努力的一种追忆和纪念。

尽管太虚大师的世界佛教运动由于缺乏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而未能完全实现,但大师宏大的世界理念和的宽广的国际视野、其勇猛精进的实践精神以及其打开了中国佛教世界佛教运动的局面,无疑给今天的中国佛教继续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并成为当代中国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先导。

时轮与时运:不能总盯着“佛教GDP”,中国佛教应放眼世界

时轮运转,太虚大师圆寂后,中国佛教在海峡两岸四地继续艰难维持。上个世纪50、60年代,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放宽,在港澳的中国僧人开始赴美国弘法建寺,传播中国汉传佛教。其中,1968年宣化上人在赴旧金山成立金山寺,创建万佛城和法界佛教大学,收了好多美国弟子,影响深远。后来有寿冶、敏智、浩霖等长老创办美国佛教联合会等,为中国佛教在美国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台湾佛教在解严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获得长足发展,除了在本地蓬勃发展外,台湾佛教界还将视野投向国际,以星云大师和圣严法师为代表,圣严法师最初于1979年在美国纽约建立禅修中心,后改为东初禅寺。星云大师于1988年在洛杉矶创建佛光山第一个海外道场西来寺,后又陆续在全球各地建立了200多个海外道场。以往在西方国家,日本佛教,特别是以铃木大拙为代表的日本禅宗影响较大,曾经一度西方人只知道有Zen(日本禅),而不知有Ch'an(中国禅),直到今天英文禅一词仍沿用Zen。随着前述中国僧人的不断进入,中国汉传佛教逐渐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西方人开始领略中国汉传佛教的魅力。这一进程,随着后来中国大陆僧人赴欧美弘法的增多,仍处于持续强化过程中。

中国大陆佛教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获得了恢复性的快速增长。“时轮再转两千年”,中国佛教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机遇。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GDP已达全球第二。中国佛教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佛教寺庙硬件建设的突飞猛进、佛教财力的持续积累、佛教各类活动的广泛开展、佛教僧人群体的扩展、佛教信众基数的大增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后劲支撑。中国佛教界充分认识到中国佛教的发展不能总是停留在“佛教GDP”的增长上,而必须对内固本强基,开发佛教的精神内涵,加强佛教软件建设,把资源有效引向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信仰修持等方面。对外要推动中国佛教又出去,不断扩展中国佛教的世界影响和国际话语权。

赵朴初大德曾经总结过中国佛教有三个优良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国际交流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从自身传统出发,同时配合国家的内政外交开展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弘法活动。包括常规的与有关国家佛教界定期互访交流、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等佛教圣物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供奉瞻礼、出席国际佛教会议和宗教和平会议等,一直在努力扩大中国佛教的影响。其中较早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赵朴初大德1993年提出的建立“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的构想,并据此形成机制化的每年一度三国轮流召开的三国佛教交流会议。此举不但推动了地区性的佛教共同体建设,而且对地区和平稳定和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无论中日关系如何风云变幻,中日佛教之间的友好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而成为两国关系的有效舒缓剂和沟通桥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佛教界的国际视野更加宽阔、走向世界的意愿更加强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举措就是在国家宗教局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支持推动下开创的世界佛教论坛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佛教交流机制。笔者曾经亲历了这一机制策划推动成立及首届论坛召开的全过程,并参与起草了论坛宣言。论坛聚集了世界各国的佛教代表,共同探讨各国佛教共同关心的世界佛教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彰显了中国佛教的开放精神和国际视野。不能不说,世界佛教论坛在基本形式上让我想起当年的世界佛教联合会大会,或可看做是对太虚大师世界佛教运动一种接续,而且具有了更新的时代意义。至今世界佛教论坛已经召开四届,在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都有召开,如果未来世界佛教论坛能够进一步实体化,并能在国外召开,将进一步放大中国佛教的国际视野,增强中国佛教的国际影响力,强化世界佛教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下与当机:守住这颗心,走好每一步!

回到当下,显而易见,中国港澳台地区佛教发展的高峰期已过,目前进入稳定期和守成区,并向精耕细作发展。而中国大陆佛教已全面进入蓬勃发展期。有一种担心以为,我们国内佛教自己的事还没做好,没有人才,怎么有能力去开展国际弘化?其实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你无法再等,只有同步进行,各种人才也都是在具体做事在具体行动中培养打造出来的,如果等到万事俱备,恐怕为时已晚。在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你必须尽早融入这同一个世界。因此,除了对内注重加强佛教精神信仰、文教慈善层面的软件建设之外,中国佛教“新僧代”有识之士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将视野向国际延展。特别是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国佛教,进一步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例如,北京龙泉寺借助互联网优势,开通了学诚法师十五种语言微博,更加方便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佛教、汉传佛教。时代进入到当下,已经无需绝对靠建设实体道场传播佛法,互联网已经具备强大的传播手段和能力。当然不绝对并非完全不需要。近年来,龙泉寺陆续随缘开始了海外建寺的步伐。目前,已经在荷兰建立龙泉大悲寺、在非洲博茨瓦纳建立博华寺,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龙泉道场,美国龙泉道场也正在筹建中。

再如少林寺,永信法师率领少林寺走出国门的海外之路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少林寺已经建立了40多个海外中心,2010年在柏林成立少林欧洲联合会,包括欧洲十几个国家的少林中心,2011年在洛杉矶成立少林北美联合会,包括美国加拿大十家少林中心。少林寺海外弘法有两个不共的最大特点,一是少林海外道场能够进入当地主流社会,加入道场并参加活动的以当地人为主,不像其他汉传佛教海外道场,多以当地华人华侨为主。二是少林海外道场通过少林功夫的独特魅力吸引各国受众,成为其独特的接引方式,进而令其了解佛法、进入佛法。少林海外道场既传授功夫,亦传授佛法。

又如,深圳弘法寺、三亚南山寺印顺法师,近年来依靠深圳和海南区位优势,全面开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佛教交流。他从战略视角出发,首提“南海佛教文化圈”理念,并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开展南海佛教交流。近年来,印顺法师着力打造了几个南海佛教交流平台,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分论坛、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议、南海佛学院、本焕学院等。这些平台以东南亚、南亚国家佛教界为主,涵盖了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共建,对于强化地区佛教共同体意识、构建地区佛教共同体、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互通意义重大。

让我们回到当前。把目光从东北亚的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和东南亚的佛教命运共同体投向太平洋东西两岸——作为一带一路延伸区域的北美太平洋地区,这里即将召开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这将是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与世界互联又一新的平台。据悉,本次论坛由加拿大湛山精舍发起,加拿大佛教会、中国佛教协会和美国佛教联合会联合主办,三方已经明确将此论坛机制化,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论坛将在颇具影响力的加拿大著名学府多伦多大学举办。这次论坛主题为“圆融中道,持久和平”,应该是主题体现了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是推动实现人类持久和平的重要理念。

本届论坛议题,包括了人间佛教、菩萨行以及佛教与其他文明对话当今最核心的佛教议题。人间佛教的菩萨道不但是当今佛教的核心实践内容,也是让西方和世界了解中国佛教、认识佛法精髓的一个重要角度。应该说,佛教国际化是当今佛教发展的趋势,汉传佛教的国际化同样势在必行,在全球化的大交流时代,任何一个佛教传承都不可能关门办教而必须融入到全球视野之下,在人类文明的共建中发展完善,发挥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佛教也必须要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协作意识,首先是全面建立佛教命运共同体意识,各国各语系各宗派佛教应该加强互动交流,加强平等互尊、加强团结协作。同时佛教还要与其他文明加强对话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和全球危机,参与共建人类新型文明,共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在此,期待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善因结善果,吉祥并圆满!

从已成为历史的世界佛教运动到当代的世界佛教论坛,从上个世纪开启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到本世纪的今天即将召开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的脚步几乎没有停歇过,走向世界的愿心也更加强烈。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不忘初心,方得远行。

愿我们守住这颗心,走好每一步!

版权声明:《海潮音》系凤凰佛教原创专栏,所有稿件均为独家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凤凰佛教”,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请关注【凤凰网华人佛教】微信公众号、【凤凰网华人佛教】新浪微博!

责编:徐上杰

权威观察 业界风标
佛教界最具风标品质的传媒产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号

想看佛教热点新闻、人物事件
扫这里

推荐阅读

  • 凤凰海潮音
  • 两个和尚铿铿铿
  • 师父来了
  • 悟了么
  • 大师纪
  • 佛视界

作者介绍

裴勇:著名佛教文化学者、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