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昌善法师:论文殊菩萨的智慧精神


来源:凤凰佛教

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大和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编者按:2017年6月15日至20日,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加

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大和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编者按:2017年6月15日至20日,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加美三国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各级政要、相关社团及护法居士近万人齐聚多伦多,围绕“圆融中道,持久和平”的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法师出席论坛并提交了《论文殊菩萨的智慧精神》的主题论文。论文全文如下: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有四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他们的应化道场分别被认为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因而又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妙德、妙首、妙吉祥、妙乐、法王子,也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具有崇隆之地位。作为中国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以表征智慧而著称于世。这种智慧区别于一般的聪明,而是一种参透生命的甚深佛智。长久以来,以其为核心已形成了重要的智慧精神,这一智慧精神既包括无我之精神,也涵容不二之精神,并包纳了包容精神,以及国际精神与和平精神,不论是对当代社会还是世界发展来说,这些精神都既有积极的意义。

无我之精神

众所周知,多数文殊菩萨像都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就是手持利剑。这把剑被认为是智慧剑,是专门用来斩断烦恼的。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是斩断谁的烦恼的?当然是斩断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烦恼的。我们还可以再问,我们众生的烦恼从何而来?佛陀已经说了,从无明而来。在早期佛教中的十二因缘中,佛陀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如是苦阴成此因缘。”正因为“我”有了“无明”,才要用文殊菩萨这把慧剑来斩断烦恼,来去除“我执”。其实,佛陀在创教之初,就针对他所反对的婆罗门教,提到了“无我”。婆罗门教中的“我”,又名为“阿特曼”,被认为是人的生命现象或意识现象的主体,它在奥义书中也常被认为等同于事物的最高实体——梵,如《苏巴拉奥义书》 中说:“他(阿特曼或梵)是全知的,是一切的主宰者,是一切的统治者,是内在的精神,是一切的根源。”此处把“梵”或“阿特曼”看作精神,实际也是一种识。因而早期的佛教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反对“我”,反对“梵”,而主张“无我”、“无常”。

到了大乘佛教时期,“无我”又通过般若性空而彰显。作为大乘空宗的代言人,文殊菩萨所表征的性空同时又是“假有”,因而“假有”而“无我”。因而,他所持的智慧剑是通过让众生认识诸事物之“假有”而去除“无我”的,也就是去除“我执”,同时达到“无我”、“无我所”的境界,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中,文殊菩萨和世尊说:“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我无我所,无起无灭,无因无果,无可执持。”这是说,在空性智慧中,没有“我”,没有“我所”,没有起灭,也没有因果和执持,这其实都是让人去除“我”。通过这种认识和“无我”精神的学习,可以“除我心暗”并达到“宝智透心光”。到达这种境界以后,人就有了奉献精神,就会觉得人活着要放下自我,要更多的为众生谋福利,只有这样,人活着才有更重要的生命意义,这就是文殊菩萨智慧精神中的无我之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其智慧精神之核心。

不二之精神

文殊菩萨的智慧,也是一种“不二”的智慧。在《维摩诘经》中,有关于其“不二”智慧的集中表述。经中述维摩诘生病,佛陀派文殊菩萨率众菩萨前去探疾。维摩诘问众菩萨什么是“不二法门”,每一位菩萨都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如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最后维摩诘又问文殊菩萨什么是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的回答,非常高超。他也非常智慧,又反过来问维摩诘什么是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菩萨趁机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当下五千菩萨证入不二法门,并得无生法忍。这段关于不二法门的经典问答,流传千余年而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玩味佛理的重要公案,而被人们争相提及。这里的“二”,是对立、是竞争,只有“不二”,才是圆融中道。肖黎民曾经指出:“‘不二’与‘无二’相同,就是泯除各种由‘二’构成的对立性而入平等无差异之中道。”“只有消除了对垢净、善恶、祸福、有为无为、生死涅槃等双边的执著,取消了一切是非善恶之类的差别境界,才是‘真入不二法门’。”一言以蔽之。“所谓‘不二法门’,就是彻底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文殊菩萨这种“不二”的智慧精神,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不二”的智慧精神的指导,来弘扬平等、圆融、中道的理念,为我们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来服务。

包容之精神

文殊菩萨的智慧中,也有一种包容之精神。这从各大文殊菩萨类的经典中都可以看出来。《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中关于“文殊十大愿”的表述,是其包容精神最为集中的体现。其中有几种比较重要的又令人“不可思议”的大愿:“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瞋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生杀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绝世世相报,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于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从以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愿中,可以看出,文殊菩萨其实也有宏深之大愿,而且这些大愿中体现着极强的包容精神。毁谤我,瞋恚过我,刑害杀他的众生,他都要度;盛行谄曲邪见颠倒之众生,他也发愿令其发菩提之心;对他轻慢、疑虑、枉压、诳妄乃至毁谤三宝憎嫉贤良的众生,他也发愿令发菩提之心;而那些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

的人乃至盗贼,他也是发愿度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中有强大的包容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也成就了文殊菩萨的智慧性格。

这种包容精神还可以从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五台山看出来。从历史到现在,五台山是唯一的八宗共存和显密共存的佛教名山,隋唐以来形成的八大宗派全部被五台山包纳,而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今天依然在五台山和谐共处,从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文殊菩萨的包容精神。

国际之精神

文殊菩萨具有国际精神。作为印度传来的一位菩萨,他能在中国山西五台山扎根并赢得很多国内外大德的高僧朝礼,并且又对各大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与其国际之精神是分不开的。

前来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的域外僧人有很多,如南华寺的创立者智药三藏、《四十华严》的翻译者般若三藏等,但最为著名的是佛陀波利。《宋高僧传》专门为佛陀波利立传,名曰《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传记一开始,就记载了佛陀波利礼五台山的缘由和经过,“释佛陀波利,华言觉护,北印度罽宾国人,忘身徇道遍观灵迹,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以天皇仪凤元年丙子杖锡五台,虔诚礼拜悲泣雨泪,冀睹圣容。倏焉见一老翁从山而出,作婆罗门语谓波利曰:‘师何所求耶?’波利答曰:‘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从印度来欲求瞻礼,’翁曰:‘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否?此土众生多造诸罪,出家之辈亦多所犯,佛顶神咒除罪秘方,若不赍经徒来何益?纵见文殊亦何能识?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拯接幽冥报诸佛恩也。师取经来至,弟子当示文殊居处。’波利闻已不胜喜跃,裁抑悲泪向山更礼,举头之顷不见老人,波利惊愕倍增虔恪,遂返本国取得经回。”佛陀波利朝礼五台山的事迹在佛教史上影响很大,以至于敦煌壁画中也有描绘。

国际僧人的朝礼,是因为文殊菩萨具有国际精神。与此同时,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五台山也受其影响而逐渐彰显出国际性。自从山西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之后,东亚的日本、新罗等地也出现了五台山。如历史上有著名的韩国溟州五台山(白头山根脉)、日本的五台山(爱宕山)等。而在现代,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加拿大也正在建五台山,而且是四大名山一起来建设的,这其中既有性空长老和达义大和尚的宏伟愿力,也有赖于社会和四众弟子等各种因缘的和合。这也让我想起去年的7 月2 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性空长老、达义大和尚率领加国佛教代表团到五台山迎请香火的情景,当时我在致辞中说,这不仅仅是迎请菩提圣火,迎请的还是对佛法的尊重,迎请的还是对文殊菩萨的感恩,迎请的还是文殊菩萨的智慧以及文殊菩萨的光明。中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智慧的道场。来这里迎请香火,这是佛法的传承,这是中加两国友谊的见证。其实,就我们今天的论坛来看,迎请的还是文殊菩萨的国际精神,正因为文殊菩萨有这种国际精神,才让我们联系在一起。

和平之精神

文殊菩萨的智慧精神还有一大体现,那就是和平之精神。和平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永远的追求。贾庆林主席曾经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各位高僧大德交流弘法利生经验,挖掘优秀文化资源,阐发佛教义理精髓,探讨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化解之道,一道为人心和善、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学诚大和尚也指出:“佛教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和平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佛教“在现代将肩负起——扶建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复兴中华文化、倡导世界和平、建设人类心文化的重任;中国佛教未来会朝着社会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对中国文化建设、世界人类和平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世界要和平,首先要社会和谐,而要社会和谐,就要人心平和。这又让人想起文殊菩萨的智慧剑。文殊菩萨这把剑,不是用来对外挑起斗争的,也不是用来发动战争的,而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众生“洗心革面”,因为业力的原因,每一个人都是带业而来的,自然有很多习气,破除不了这些习气,就会有厚重之烦恼。通过修习文殊菩萨的智慧,可以对治很多习气,这其中包括自己的念头、行为以及性格等。这甚至包括自己做事时的每一个念头。如《华严经•净行品》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又如“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等。这其实就是见境练心,通过每一个环境锻炼自己的心境,让自己慢慢地如同佛菩萨一样去思考。天长日久,作为一个佛子,就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不作,就会消业障,众善奉行,就增长福慧;消业障就绝地狱的深因,增福慧就开佛果的门户。可见,文殊菩萨这把智慧剑,斩断的是自己的烦恼,将自己的烦恼斩断了,自然内心平和。“心平世界平。心净国土净。”内心平和,就会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

总之,作为四大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因其表征智慧而有着极为重要的智慧精神,这种智慧精神,是由无我的精神、不二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国际的精神与和平的精神共同组成的。在全球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智慧精神对于我们的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传承、弘扬,以促进人心和善,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