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被误解千年的佛教:他们剃发染衣 却在行世间至孝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佛教所讲的孝是指要尊敬老人,长幼和顺之孝,所以佛教认为自己的孝超出了儒家,是行最大的孝。

戒子受戒(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开福禅寺)

编者按:“佛教有没有孝道,佛教不讲孝”,一直是一些批评佛教人士最爱说的话题。其实它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佛教是讲孝道的,而且一直在理直气壮地宣讲孝道。适逢2017年母亲节,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为大家摘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佛教孝道的现代实践——以太虚大师论说为例”一文中的观点,为大家解读中国佛教的孝道理念。

佛教没有孝道思想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佛教从来就没有反对过孝道,而且佛教历来主张要人尽孝,并把孝敬作为佛教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佛教经典里面有过很多的论述。《佛说长阿含经》中就有“七不退法”、“长幼和顺”之说。这里的“七不退法”,就是佛教的道德伦理标准,“长幼和顺”是佛教道德的根本目的,“孝敬为首”则是具体的道德实践。由此可见,早在释迦牟尼的时代,佛教就已经将孝道思想放在了其独特的教义思想体系中了。

儒道两家从“夷夏论”这个角度来指责佛教,说佛教出家,不要家庭,不祭祖宗,只尊佛骨佛发舍利,并将此当作礼仪。佛家所谓孝敬经典,在道理上不够。悖离道德,违犯了顺理的原则。

中国佛教徒对此给予了回应,认为表面上看我们是废弃了宗祀,只孝敬佛祖,但是我们践行了孝敬的经典,世俗没有这样的事情,当是觉得低贱粗俗。出家人毁容与恶隔绝,你们鄙视,然而没有修道者不能显示其高贵之处。喜欢世俗,执著于旧的习惯,是崇尚中华的礼俗,这与佛家的贵贱还是叠置重合的,只是在教义上佛家独执一说而已。你们只是沉溺于凡人的眼界,岂不是遮蔽了圣人之言?

实际上,“夷夏论”的争论焦点是在于是否以中华为正统。古时候的中国儒道两家把佛教判为夷教,认为佛教是外来的,不具备正统的资格,而反映在夷夏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佛教不讲“孝”,让人出家,不祀宗祖,违背了儒家的伦理。佛教讲出家,僧人不结婚,没有儿女,不延续血脉子嗣,这在儒家看来是最大的不孝。但是虽然佛教不讲血缘,并不等于不提倡孝,佛教所讲的孝是指要尊敬老人,长幼和顺之孝,所以佛教认为自己的孝超出了儒家,是行最大的孝。

出家人因为戒律的原因,不生嗣子女,但是他们住在深山修道,为众生修福,这也是一种大孝,所以“不违其孝”。正如时人所评价,“出家之于君父,岂曰全无输报?一念必以人王为愿首,四谛则于父母为弘益,方祛尘劫永离死生,岂与夫屈膝为尽忠?色养为纯孝而已矣,必包之俗境,处之儒肆,屈其容降其礼,则不孝莫过于绝嗣,何不制以婚姻。不忠莫大于不臣,何不令称臣妾。以袈裟为朝服,称贫道而趋拜,仪范两失名称兼舛,深恐一跪之益,不加万乘之尊。一拜之劳,式彰三服之坠。则所不可而岂然乎”。

历史上的儒佛“孝道”之争,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冲突,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下,佛教一直在强调要尊重孝道。到了宋代,孝道思想全面引入佛教界内部,佛教界专门撰出《父母报恩经》。明代憨山德清大师就是将佛道与孝道并列之人,他说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王宫而升父棺,上忉利而为母说法,示佛道不舍孝道也”,这里就是说,释迦牟尼是对父母最孝的人,他不仅自己成佛,而且也让父母成佛。

总之,古代的儒佛孝道之争是在当时为了遏止佛教势力发展的背景下而进行的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宗教文化之间的斗争,其现实意义大于理论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来,至少在理论上它有伪问题的嫌疑。佛教界早在东晋时就已经澄清的佛教有“处俗弘教”的孝道传统,如若视而不见,实际上是对佛教的孝道观的歪曲,这也有违于学术研究求真的传统。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