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下的寺庙会如法吗?(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有些人闲着没事爱拿和尚编个段子,拿僧道编个绯闻,编个什么编个茶余饭后调侃。
这证明你对本宗教,对自己信仰的不尊重。(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那你是失去的是人生最重要的根本(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修行就是让你开悟,明心见性。(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印能法师:大家好欢迎收看《两个和尚锵锵锵》,这期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呢?商品经济下的寺庙,会如法吗?
延参法师:这个话题有点严肃,商品经济下的寺院,能不能做到清静,那么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也经常会曝出一些和寺院不太和谐的事情,我们称做负面的新闻。
印能法师:这个首先得知道什么叫做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下的寺庙而这种寺庙多吗?存在吗?
延参法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如何区分商品经济,有些网友会把有些寺院,包括南方有些寺香火很旺的寺院被定义为商品经济,其实这不妥。
印能法师:对,我同意。正常的寺庙里的香火是大家更多捐助,添香油。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正统的古老的佛教传统。
延参法师:这个一定要清晰的理解这个问题,商品经济的,是目前的社会的一个商品经济状态,那么那些古老的寺院,是不是参与了。
印能法师:商品经济?
延参法师:寺院的香火很旺,并不代表它参与了这个商品经济。
印能法师:对,可能有人不了解,一看见这香火鼎盛人多,这是不是有商品经济在里边,这是两回事。
延参法师:那么社会在发展,我们又不能否认寺院里就没有商品经济,那么你会发现一些大型的寺院,山门外边有经营佛像、香烛。
印能法师:结缘品。
延参法师:佛教用品,佛像。
延参法师:那这些属于佛教文化范畴内商品,但是经营并不是寺院经营。
印能法师:对,据我了解,好多寺院门口的这些所谓的店都是一些在家人开的。
延参法师:那么容易引起网友诟病的,就是有些寺院里存在烧高香,烧很粗很大很高很高的香,那么其实寺院里香客去许愿,会捐一些钱。
印能法师:这个捐钱我要重申一下,这个捐不捐是由你去烧香的决定的,而不是由寺庙的人来要求你的,没有要求的。就是你想捐想不捐,或是你捐多少这也没有要求的。但是如果是定价,那就不对劲了,基本上比如说九千九百九十九,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这一柱高香,这个就有点有违传统这种寺庙的佛制了。所以我觉得延参法师他说的那个点,其实阐述一个什么呢,让大家清楚寺庙的传统和你现在所商品经济的东西范畴是怎么划分区别,这个事儿,必须要把它我们通过这次锵锵锵来把这个事儿说清,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延参法师:就在这个时代,其实对寺院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印能法师:而且挺考验人的。
延参法师:给这寺院的管理者就是住持,方丈。
印能法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延参法师:提高了更多的素质上的要求。
印能法师:那可不。
延参法师:那么还要给网友朋友们多沟通几句,就是目前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由于网友们都有手机,都有拍照拍视频,那么容易把一个点扩散成一个面。
印能法师:可不嘛。
延参法师:就说寺院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神秘感越来越淡其实我感觉到,寺院本身就不神秘。
印能法师:只是因为大家不了解。
延参法师:它应该是一个大家学习人生智慧的一个学校,提高人生修养的一个大课堂,所以说一定提醒大家,寺院一定要“脱秘”,不要很敏感也不要很神秘,他很神圣他就像一个大课堂一样,他能让人生脱胎换骨,他能让人生重新和崭新,他它并不是一个神坛,不要把寺院看成是一个很神秘地方,他可以很神圣。
印能法师:但是我觉得比如说,香烛也好,我觉得应该正确引导比较好一点,比如说你卖香的人你也要有信仰,你请香的人你一定要知道,烧香这么一个正确方法,他不在于多而在于心,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要提高,这是一;第二个进入寺庙,我觉得你烧香你要懂得其实烧香的真意含义在哪里,就比方师父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其三就是说,包括这些商品的流通,我觉得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比如说那我要请一尊佛像,如果没有这个地方,我到哪儿去请啊?特别是开这种店我觉得他应该也要懂这个事情,然后请的人也要懂,然后这个就容易形成一个正确的循环,正能量的循环。然后至于寺庙基本上正规寺庙是不参与这些商品经营的。
延参法师:寺院的规则是,按照戒律来的。
印能法师:戒律,不违背戒律的基础上。
延参法师:不违背佛教戒律的情况下,想给香客、游客提供素食、素斋、饮料啊,这些这是为大家服务,这是必须的。
印能法师:正确对待,但是你要说强抢的如果说有收费现象也有,但是一般正规寺庙比如说,我去延参法师的寺庙,我吃一顿饭,延参法师说你得给我放功德箱里放点钱,没有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个寺庙,不光是延参法师的寺庙,你去了以后,去斋堂吃饭基本上你跟客堂打个招呼,都是免费的,喝水什么的基本上也是免费的。
延参法师:其实在这里,我还是想跟广大网友沟通几块事情,第一块就是说这个关于佛教的负面新闻会不会消失。
印能法师:也不会,有人的地方就有这些东西。
延参法师:它不会,那么有问题咱们就面对,有问题咱们就解决。就是说我在跟大家沟通另一块事,就是说为什么和僧人有关的负面新闻,容易成为大众热点,容易成为引爆点。
延参法师:容易造成。
印能法师:成为话题。
延参法师:造成大众舆情为什么。
印能法师:为什么?
延参法师:其实早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特殊现象,换其他宗教就很难,就是佛教,佛教和道教从这个历史上你看,有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就容易。
延参法师:容易拿和尚“开涮”。
印能法师:“开涮”。
延参法师:不是拿和尚开涮就是拿道士“开涮”,那么有一些法师就是说,个性比较强烈会很愤怒。
印能法师:但是这个我觉得应该也。
延参法师:包括有一些道士他也会很愤怒,这很正常这可以说是,要学会理解。就是说这恰恰表明着一个佛道教文化的那种温和。
延参法师:弹性、包容所以说一定要理解,就是说因为这是一个现代社会,那么在理解的情况下,还要恪守法律底线。
印能法师:对,天地、国法、人情。
延参法师:这是一个推行法制的时代,和古代又有不同,那么有些人闲着没事爱拿和尚编个段子,拿僧道编个绯闻,编个什么编个茶余饭后调侃,其实在这个推进法制国家的进程中,真的要谨慎了。
印能法师:要小心。
延参法师:真的要谨慎了。
印能法师:为什么,因为信仰的东西,他是一个很干净的,信仰是很干净的,他是怎么说,大家合力维护,如果大家在一起在拆这个台在破坏,那很容易就破坏了。
延参法师:虽然说这是一个互联网媒体时代,很多人都可以去发表自己见解,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底线。
印能法师:那当然。
延参法师:互联网时代的人生,更应该遵守社会良知,更应该遵守道德底线。
印能法师: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将极大有力的推动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延参法师:那么有些人在生活中,愿意开玩笑,愿意拿僧人开玩笑,那么僧人好像在从古到今好像就大家,玩笑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
印能法师:就包括刚才说那话题,咱的话题是什么,商业、商品经济它也或多或少就这样来找这样的话题。
延参法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思,佛教界也需要反思,由于一些负面新闻,并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比如说和尚发脾气打起来了,那么和尚无明火起来,就不管什么原因,和游客争执起来,这在网上。
印能法师:现在互联网发达,尤其苹果手机或者iphone什么手机,就拍视频蛮清晰的,哐哐哐就给你拍下来了,拍完出来就给你弄网上去了,弄网上去然后大家不知道情况,不知道什么情况坏了,这事儿就不妥了。
延参法师:不是历史传说,也不是文学作品中,在网上确确实实是出现僧人动拳动脚。
印能法师: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说,刚刚您说的对,师父们也要反省,然后我们所有人都要反省,因为什么,大家都是在人世间这个人世间我们就佛教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称为五浊恶世,就称为一个堪忍世界,这个世界什么情况都有,那你就像人的生活一样,他人他也是出家人也是人,在没成佛之前你要认识到,可能也有这样的一个习气毛病需要断,在家人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说我们去看你也应该很客观的去认识这件事情,而且就是说我关键提高自己对佛教的认识,如果对佛教的理通透了,对这个天地、国法、人情,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都能够达到一个很适合时代的一个综合点,那你再看这个问题的话,就不会跟风去追这样一个点,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说,有待于所有大家的一起共同的提高,我觉得这样子一个问题。
延参法师:为了寺院的清静,所以说我们还是倡议僧众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加强佛教文化的学习,尊重这个时代的发展,让自己在这个新时代,做一个新时代的僧人,所具备的素质、素养、需要自我的塑造。
印能法师:对,所以清静不清静跟现象也有关也无关,这个现象并不一定代表内心的境界,内心境界也不定说通过现象,就说就能够把内心给否了,不是的。所以这个还是之前提过的一个话题,就是透过现象要看本质,就像《金刚经》上讲,若见想那叫什么呢,有人下过注解,以相见相众生一样,离相见相多一层障,相而无相乃名实相,这啥意思呢就是说,在这所有的现象不管你是什么念经、拜佛、烧香、甚至你说我用手机,或者你拍或者你不拍,其实都是些现象,这个现象当中,要透含着一个什么呢,本来一个本有的自性清静的那一块地方,那么有了这块清静心在这儿,那有跟没有是一样的,然后没有跟有有跟没有,他能够随缘应运,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觉得这个时候就不应该被这个现象,我们最可悲的就是老是被现象牵着鼻子走,老是被人揪着这个鼻子走,所以就看不透放不下,老是被生死烦恼牵着走,所以修行其实学佛要干嘛呢,其实就是让你开悟,明心见性。明白这一切的知道相和性的道理,缘起性空。
延参法师:大家一定要清楚一个现实意,就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那么寺院也一定在发展,一样在进步所以说把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那么谁也回不到古代。
印能法师:那是。
延参法师:谁也都走在时代,所以说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共识。
印能法师:互相爱护。
延参法师:总之是要了解人生的意义,探寻生命的真谛,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自己内心的智慧的品位,所以说是一种共存共荣。
印能法师:因为这个时代,是什么世界文化大同,各种民族文化的大同,大家要有机的和睦的,就像我们讲六合敬,身、口、意、戒、定、律都是和谐的相处下去,就是每个人每个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不仅仅是咱俩有关系,就是每个人不认不识的也有关系。
延参法师:有很多网友就说,你看你们僧人有的时候还发脾气,因为僧人有的时候还雷霆震怒,其实大家一定要理解,虽然说在寺院,虽然是在修行,他究竟还没有成佛。
印能法师:但是反过来。
延参法师:他是在成佛的路上。
印能法师:这是一点,第二个呢,发脾气发火,难道就也不一定不是修行,为什么呢就比如说正确的站在理论上的,道理上的有的时候,就像你看小时候,大人管小孩儿,你告诉他不要往那儿去,他就不听,他偏偏往那儿去但是大人给我们一巴掌的时候,打到屁股上疼了我就不去了。
延参法师:不,我这么简单的理解,你僧人发脾气不要紧,发脾气可以撞墙啊,你发脾气拿脑袋撞墙,你不要撞人。这就是一个做人的准则,你自伤这有情可原,你伤人违反法律。
印能法师: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提高修行,就是每个人都提高修行,不管在僧在俗全部都在修行当中去,我觉得只要有了修行,寺院里你就会区分商品经济和传统模式的界限,然后你这个度就会掌握的很清楚,所以这个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掌握了这个度,我觉得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对吧。
师解:顽固的恶意辱佛者现世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
延参法师:接下来进入师解环节。
印能法师:三宝为舟航,苦海中的明灯,你跟舟航作对你诽谤明灯,那我觉得你说你会有什么果报,所以我说这个呢,特别提醒那些,很容易对现状下结论的人,你不妨等一等,等你什么时候等你完全了解佛,认识佛知道信仰是什么,知道什么叫佛法僧,知道什么叫做我们真理的时候,你再做一个判断不为时晚,我觉得我就简单的说两句,来延参法师你来。
延参法师:我感觉到,这个佛教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生命关怀,那么从历史上来说,文学作品中有一些描写寺院、僧人的,故事情节当中,就是故意丑化僧人,或者是丑化佛教,那么这个是确实存在,那么包括这近一二百年来,由于影视作品的出现,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所以说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歪曲、丑化佛教形象、历代高僧、或者说歪曲佛教故事,甚至是歪曲佛教经典的事情发生。
印能法师:这个很麻烦啊。
延参法师:这个在这些年当中非常多,那么那历史上会非常多的这些例子,那么对佛教影响大吗?影响坏吗?佛教感觉到,好像影响并不大。
印能法师:对,就像刚才延参法师说的这个道理呢,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什么呢有意义的道理,你看佛法为什么伟大,他做个比喻世界伟大是因为他不舍山川、不舍河流、不舍城市、不舍虚空,所以世界为大;大海为什么伟大他不光是有大鱼小鱼还有龙虾、鱼虾。他不舍鱼虾所以伟大,那么佛法对于这个呢,就是说你诽谤也好,你不诽谤也好,他都是一个过眼云烟的事情,就是说他会你对佛法也伤不了什么。
延参法师:其实我在这里也跟网友朋友们还想分享两个观点,就是说在这个时代,就是说不同宗教的信仰者,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那么不同信仰的宗教者去诽谤其他宗教,那证明你是对本宗教的对自己信仰的不尊重,这个正信的宗教,传播的是包容、理解、博爱、大爱,那么作为一个正信的宗教徒来说,他是不会诽谤其他宗教信仰。
印能法师:对,比如说佛教徒对修行来讲,就是说不说有一条叫做不说世间过,就不说人家的是非,这是一点很重要。
延参法师:还有一条就是,信宗教者和不信宗教者,那么没有选择信仰的人士,那么对有信仰的人士。
延参法师:也要尊重。
延参法师:那么我们这个话题特别明朗,就是说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那么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不要以为就是说你没有信仰的人,去或者说不同信仰的人,去诽谤其他,其实我们会得到一个,会得到一个特别严重的,在人生道路上,失去一个诚信,失去一个诚信,那么你的每一句话假如说失去责任,失去担当、失去珍惜、失去诚实,那么其实是你这一个人,交付的是一个做人的根本,就说人生在世诚信为本,诚、诚实、诚恳,那么你信口雌黄,或者说。
延参法师:流言蜚语,那么把自己人生给亵渎了,所以说什么样的果报,不必要去说遥远的果报。
印能法师:就现在就已经。
延参法师:就现在就你说的话,不负责任没有担当,没有诚信或失去了你做人的本分。
印能法师:这根本失去了。
延参法师:最大的果报。
印能法师:对。
延参法师:人生在世,你在人海茫茫中行走,那么你最重要的是别人的信任、尊重那么你连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都放弃了。
印能法师:那最后就麻烦了。
延参法师:那么你是失去的是一种人生最重要的存在根本,就人为什么活着。
延参法师: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就是说管好自己的。
印能法师:嘴。
延参法师:管好自己的嘴。
印能法师:管你的心。
延参法师:收好自己的心,我们叫身、口、意三业清静。
印能法师:对。
延参法师: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两个和尚锵锵锵》,我们下期再见。